当前位置: 首页 > 趣味生活 > 正文

国际劳动节是几月几日日

国际劳动节是几月几日日

国际劳动节是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

这个节日起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20多万工人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而血腥的斗争,他们终于取得了胜利。为了纪念这场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

在大会上,代表们一致同意将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这项决议得到了全世界工人的积极响应。1990年5月1日,欧美工人阶级率先走上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和集会,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从此,在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劳动人民将聚集起来,游行庆祝。

中国人庆祝劳动节可以追溯到1918年。年,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节的传单。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工人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于1949年12月将五一节定为法定劳动节。

1921年五一前夕,工人们在北京共产党员邓中夏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学习唱五一纪念歌。歌词是:“美是自由,世界之星,为我的血而战,为他而牺牲,消灭一切权力系统,记住五一的好日子。挂红旗,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责任只有互助,希望大家努力上进。”这首气势磅礴、铿锵有力的歌曲,是长辛店劳动实践学校的老师和北大进步学生共同谱写的。

五一五天假期的意义

从民生保障的角度,有利于人们放松心情,缓解工作压力。中国的这些“小假期”分别在春天和秋天。相对分散且分布均匀的“小长假”,可以让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机会一起去远足或郊游,从而丰富生活内容,缓解工作压力。

从促进消费的角度看,有利于释放内需潜力。目前,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已经超过一半,居民消费中,文化娱乐旅游消费呈上升趋势。分散的假期可以更好地促进国内消费,包括文化和旅游,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从环保角度看,有利于缓解景区和目的地的接待压力。相对于集中长假的方式,分散休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游客的时间分布,缓解集中出行带来的各种环境压力和接待压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58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