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减值准备在相应减值因素消失时可以转回
商誉确认后,不要求在持有期间摊销。其价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进行测试,并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的原则计量。对于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计提减值准备,相关减值准备提取后不再转回。
商誉减值是指对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后,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商誉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是指企业能够获得高于正常利润水平的收入(即超额收益),是企业未来实现的超额收益的现值。
本质
商誉具体表现为企业合并中购买企业支付的购买价款超过被购买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
资产减值是指将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减少至低于其账面价值。资产减值是指流动资产预计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低于入账时的原预期。当一项资产发生减值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应当按照减少的资产价值入账,以释放风险。因此,会计上确认和计量资产减值的实质是重新确认资产价值。重新测量。就商誉而言,经常面临可能发生减值的问题,经常需要重新确认商誉的价值。重新测量。需要说明的是,包括商誉在内的资产减值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并不是基于传统会计中实际交易的确认和计量,更多的是基于现在,着眼于未来。只要资产价值减少的迹象已经存在,只要资产价值的减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只要与决策相关,就应当确认资产价值的减少。
确认范围
所谓减值的确认范围,是指对单项资产或资产组合价值发生减值的确认。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有迹象表明某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应当估计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无法估计单项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应当确定该资产所属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至于商誉,由于不能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给企业带来现金流,商誉作为单一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无法确定。因此,商誉必须结合其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会计处理
首先,没有商誉的资产组要进行减值测试。资产组发生减值的,商誉整体确认,计算的减值确认为资产组的减值。如果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没有发生减值,则需要进入第二步。
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发生减值,应首先抵销商誉的价值;对于商誉减值部分,集团公司应反映的商誉减值准备应按权益比例确定;同时,对于资产组,确认的减值仍需按照权益比例计算,确认为当期减值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