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免于起诉后案件怎么处理
只有在不能满足起诉条件的情况下。交通事故造成比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要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立案侦查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情节明显轻微;没有危害,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通过大赦免除惩罚;
依照刑法处理犯罪的,不告知、不撤回;
嫌疑人;被告死亡;
其他法律规定免除刑事责任的。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法规,造成重大事故和重伤的行为;或者死亡造成重大公私财产损失的。
法律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
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重伤的;或者死亡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关键组分
构成要件的内容是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或者死亡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
从法律角度看,本罪不属于身份犯。
高速公路;水运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造成道路;水上交通肇事罪,本罪的成立;
航空空人员;铁路职工以外的人造成重大飞行事故或者铁路运营事故的,本罪成立;
飞行空人员违反交通法规,造成飞行事故以外的交通事故的,本罪成立;
铁路职工违反交通法规,造成铁路运营安全事故以外的交通事故的,本罪成立;
盗窃机动车过程中过失致人死亡的;伤害他人或者碰撞车辆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
责任形式
本罪的责任形式分为两种情况。
一般的交通肇事罪是过失,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行为人也可能有意识地违反交通运输法规,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故意”,但在刑法上不一定是故意。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往往认为结果是可以避免的,然后仍然存在过错。
本罪可能因危险驾驶罪而加重,也可能与危险驾驶罪的想象不谋而合。危险驾驶是故意犯罪,但危险驾驶行为过失致人伤亡,符合交通肇事罪的,应当以交通肇事罪论处。此时行为人对基础罪(危险驾驶罪)是故意,对加重结果是过失。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构成想象竞合时,行为人虽故意实施危险驾驶罪,但对交通肇事罪仍有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