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劳务派遣人员是外包吗
外资企业可以从事劳务派遣业务。
注册资本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设施;而且劳务派遣的管理制度是合法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七条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200万元;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设施;符合法律规定;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务派遣管理制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从事劳务派遣业务,应当依法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行政许可;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公司登记。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劳务派遣业务。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的指挥和监督下从事劳动的一种新型用工形式。
劳务派遣的特点
工人的雇用和使用是分开的。这是劳务派遣最本质的特征。在一般的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直接雇佣和使用劳动者,并向其支付工资。在劳务派遣中,虽然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但实际使用劳动者的是用人单位。
劳务派遣有三个科目。由于劳务派遣中用工主体和用人主体的分离,劳务派遣关系中存在三个主体:劳务派遣单位、劳动者和实际用人单位。法律规定了这三个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一般来说,各国劳动法都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单独或者共同对劳动者承担一般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义务。
劳务派遣关系中有一组合同。其一是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其二是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劳务派遣协议。
与传统的用工方式相比,劳务派遣可以满足用人单位灵活用工的需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劳务派遣特殊的三方关系结构也容易被一些用人单位用来逃避法律义务,损害劳动者权益。因此,《劳动合同法》确认了劳务派遣的合法性,并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规范。为治理劳务派遣滥用现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于2012年12月28日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决定规定,本决定公布前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和劳务派遣协议继续履行至期限届满,但劳动合同和劳务派遣协议内容不符合本决定关于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实行相同劳动报酬分配方式的规定的,依照本决定调整;本决定施行前从事劳务派遣业务的单位,应当自本决定施行之日起一年内,依法取得行政许可并办理公司变更登记后,方可从事新的劳务派遣业务。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2013年6月20日,人社部颁布《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2013年7月1日起施行),2014年1月24日颁布《劳务派遣暂行规定》(2014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