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风险等级分几级?
流行病风险分类
1.低风险区域
实施“防止外来输入”战略
在疫情严重地区和高危地区加强对流入人群的跟踪管理,做好健康监测和服务工作。医疗机构加强发热门诊病例的监测、发现和报告,疾控机构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督促城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严格落实社区防控措施,做好环境卫生整治,普及公众疾病预防知识和防护技能。
2.中等风险地区
实施“防止外部输入和内部扩散”的战略
在低风险地区采取各种措施的基础上,做好医疗救治、疾病防控相关人员、物资、场所等准备工作。,并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和管理。参加学校课程、建筑单元、工厂车间、工作场所办公室等。以最小单元为单位,以病例发现、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分析为线索,合理确定防控管理场所和人员,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无确诊病例的乡镇、街道、城乡社区可参照低风险地区采取防控措施。
3.高风险区域
实施“对内防扩散,对外防出口,严格控制”的战略
在中等风险区域采取各种措施的基础上,停止聚集活动,按法律和程序经批准后可实施区域交通管制。以县为单位,全面排查发热病人,及时救治和管理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对密切接触者实施隔离医学观察。对发生社区传播或聚集性疫情的城市居民区(农村村庄)相关场所进行消毒,采取限制人员聚集、出入等控制措施。
防疫指南
(1)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减少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特别是在相对封闭、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如公共浴池、温泉、电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2)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家居用品温度计、口罩、家用消毒剂等物品。未接触过疑似或确诊患者、外观良好、无异味、无污垢的口罩,回家后可放在客厅通风干燥处,以备下次使用。按照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处理废弃口罩。时刻保持双手清洁,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捂手、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或使用抗菌洗手液。在不确定手是否干净的情况下,避免用手触摸鼻子、嘴巴和眼睛。打喷嚏或咳嗽时,用肘部的衣服捂住口鼻。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打扫房间,经常开窗,定期通风,定期消毒。均衡饮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不要随地吐痰,将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放入有盖垃圾箱内处理。
(四)主动做好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工作,在感到炎热时主动测量体温。家里有孩子的话,早晚摸摸孩子的额头,发烧了再量量体温。
(5)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