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玛县有几个乡镇街道
尼玛县是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下辖的一个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那曲地区西北部,南与日喀则市接壤,东与双湖县、申扎县接壤,西与改则县接壤。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属于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季风气候,高原寒带干旱气候。空气薄如雪。年平均气温-4℃,年降水量150毫米。行政面积72530平方公里。
尼玛县的民俗
首先,祈祷的方式
尼玛县的藏族有许多独特的祈祷方式:转神山、拜神湖、飘扬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雕刻石刻经书、摆放玛尼堆(本教传统是石头堆上刻着鲜艳的八字真言:“哼马志牟耶萨林德”)、占卜、祭祀多马潘和酥油雕塑、使用转经筒等本教传统。
第二,磕头
长磕头是藏传佛教盛行地区对信众和信众的一种虔诚的礼拜仪式。尼玛县藏族磕头主要有三种形式:
1.路上磕头。
尼玛的信众遵循这样的程序:首先采取立正姿势,口中念念有词,多为念诵六字真言,读作“啊-啊-尼-帕-咪-哞”,是印度佛教密宗的“真言”(像中国佛教徒常念诵的“南方阿弥陀佛”)。一边念六字真言,一边双手合十,抬头挺胸,再走一步;继续双手合十,移向脸,再走一步;双手并拢放在胸前。第三步时,双手离开胸部,与地面平行,手掌朝下,膝盖先着地,然后全身着地,额头轻敲地面。重新站起来,重新开始。在这个过程中,口手并用,念诵六字真言的声音是连续不断的。
2.原地磕头
寺内或寺外,尼玛信众、信众面前铺着毯子,在原地不断磕头,就是走不动。其余的就像行军磕头一样,或许愿或祈福,因心理愿望不同而保佑他们免于灾难,还是没人管;基督徒认为,在实践中,一个人应该敲门至少10000次。磕头的时候,你是赤脚的,这样可以表示你的虔诚。
3.崇拜
尼玛信众和寺庙周围的信众,从寺庙正门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侧身向寺庙行进,磕头,三步一圈绕着寺庙走。或者侧寺,向前叩,也是三步一叩,念诵六字真言。
三。赛马节
赛马节,藏语叫“达吉日”,是藏北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公历8月1日举行,为期5至15天。
赛马节前,来自数百公里外的尼玛县方圆各乡镇的牧民,带着帐篷,穿着华丽的民族服装,佩戴着他们最艳丽的首饰,从草原上赶来,在赛马场周围搭起帐篷,举行物资交换、文艺演出、各种民间体育如拔河、跳远、抱石等与宗教相关的活动。
尼玛县赛马节长度不一,大多在10公里左右。根据玩家年龄,有儿童、成人等类别。按比赛内容分三类:马上射箭、打靶、比赛、短道短跑、马上收哈达、献青稞酒等。,有时还有类似于盛装舞步的马赛。赛马活动众多,新颖有趣。赛马没有严格统一的裁判制度,形式相对自由,表演意味浓厚。但是,冠军马的名字会迅速传遍草原,它的名声甚至远远超过它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