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多少米宽
三峡工程由主体工程和导流工程两部分组成,全长约3335米,坝顶高程185米,总投资954.6亿元人民币。工程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2006年5月20日全线顺利建成。三峡水电站2018年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刷新了单个电站年发电量的世界纪录。
经国家防总批准,三峡水库于2011年9月10日零时正式启动第四次175米试验性蓄水。至18日19时,水库水位已达160.18米。
三峡大坝高181米,正常蓄水位175米,长2335米,静态投资1352.66亿人民币[1],安装32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三峡水电站最后一台水电机组于2012年7月4日投产,这意味着装机容量2240万千瓦的三峡水电站于2012年7月4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2015年12月,三峡大坝入选长江三峡30大最佳旅游新景观。
三峡大坝建设原则
三峡大坝的原理就是利用通讯装置,可以让大型船只在上下游之间顺利航行。三峡大坝是混凝土重力坝,依靠自身重力保证稳定。它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内压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主枢纽建筑物由大坝、水电站和通航建筑物组成。经过多年对各种可行方案的比较研究,以及水力学、结构材料、泥沙等模型试验,确定了建筑物的主要类型和总平面布置。所选枢纽的总体布局方案如下:
泄洪段位于河床中部,即原主航道,长483米。泄洪段底部有22座弧形闸门,均分布有导流底孔。底槛高56米(或57米),大门宽6米,高8.5米。22座弧形闸门分别由22台液压启闭机启闭,两侧为电站坝段和非溢流坝段。
水电站位于两侧坝段后方,右岸有地下厂房供后期扩建。通航建筑物永久布置在左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