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地跨哪几个省区
黄土高原东西长1000多公里,南北宽750公里,包括我国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它位于中国的第二级台阶上,海拔800-3000米。黄土高原属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其构造单元主要包括陕北陇东地台、沃利斯褶皱带、太平洋燕山褶皱带、陇西地块、中条山地块、吕梁山地块和魏奋下游沉降带等。,以秦岭轴和鄂尔多斯地台为南北分界线。
狭义的黄土高原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至乌鞘岭,东至太行山,包括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青海东部,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
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基地。黄土颗粒细腻,土质松软,富含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盆地和河谷的开垦历史悠久。除少数落基山脉外,黄土厚度从50米到80米不等,最厚的可达150米到180米。在黄土高原上,孕育了黄土地特有的文化,出现了以“窑洞”为代表的民居和以信天游、安塞腰鼓为代表的民间文艺。
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
在戈壁滩等干旱地区,“你早穿棉袄,中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昼夜温差很大,而岩石中不同的矿物质热胀冷缩。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膨胀收缩,它们之间的连接变得松散,从而开裂起皮,产生沙粒和灰尘。沙漠中的沙粒经年累月被风吹来吹去,相互碰撞,形成许多细小的尖角颗粒,是黄土形成的主要物质。西北风吹过山坡,尘土被扫向远方。灰尘越细,飘得越远。
中国的黄土堆积区,是下行流盛行,沙尘飘落的地方。在中国地图上,大致可以看到戈壁-沙漠-黄土等岩石沉降颗粒由西向东逐渐减少的顺序。黄土高原是数百万年沙尘暴的结果。
在中国,黄土覆盖陕西、宁夏、山西、河南、甘肃、新疆、内蒙古和辽宁,面积超过44万平方公里。在这些地区,黄土的发育程度并不完全相同。据调查,有的地方黄土厚度只有10多米,有的地方有400多米。西北和黄河中游地区发展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