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徽州六府
徽州府,古代一个行政区划的名称。惠州,简称徽州,位于新安江上游,古称新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为徽州。从此,宋、元、明、清四代统一了徽州六郡。
徽州府辖歙县,管辖范围包括黄山市除黄山区(原宁国政府太平县)、宣城市绩溪县、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以外的区域。徽州府辖于歙县县城惠城镇。
惠州是徽商的发源地。明清时期,徽商统治中国商业长达500多年。正所谓“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回族文化已成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惠州简介
徽州,古称“徽”,又称新安,是晚唐浙江省最早雏形的组成部分,也是江南省划分后安徽徽的命名来源。徽州现在分属安徽省和江西省,分为黄山市、绩溪县(宣城市)、婺源县(上饶市)。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周舍为徽州,府治今歙县。从此宋、元、明、清四代,六郡(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统一。明清时期,徽商统治中国商业500余年,有“无徽不成镇”,。回族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徽州是1667年(康熙六年)江南省分治后安徽“徽”的来源,“江南左”是以安庆府和徽州府的首字母命名安徽省的。
徽文化(徽州文化):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程大伟珍珠算法、徽派绘画、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派工艺、徽书篆刻、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等。
惠州位于北亚热带,属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多雨,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6℃,大部分地区冬季无严寒,无霜期236天。年平均降水量1670毫米,最高2708毫米,降水集中在5-8月,水热资源丰富,适宜各种树木、茶叶、果树和农作物生长。徽州自古名茶,黄山毛峰,屯溪绿茶,祁门红茶,徽州贡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