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有几个儿女
徐达(1332-1385),汉族,字天德。李中,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元勋。
徐达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元末,徐达加入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是淮西二十四将之一。二十三年(1363年),陈友谅在鄱阳湖之战中战败。次年,他被任命为左。二十五年(1365年),回师攻取淮东,两年后又攻克平江,灭张士诚。随即,他成为路征的将军,并与他的副将常遇春一起参加了北伐战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吴鸿元年(1368),入侵大都,灭元。此后,连年派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州官兼少府太子,魏国公。他谨小慎微,善于治军,一生侍奉,为明朝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吴十八年(1385),徐达死。追中山王,谥号“武宁”,赐中山之阴冢,统制墓碑。还享有祠堂,画像英雄庙,明朝第一功臣,开国“六大天王”之首。
许之死
据说徐达也没好下场,还有说徐达是高震的主子,朱元璋怕了。徐达背部坏疽,忌食河鹅。朱元璋让徐饱餐了一顿蒸鹅(中国民间传说鹅是“本原”)。明朝规定,宴席必须立即全部吃完。徐达知道了朱元璋的意思,含泪吃了鹅,很快就毒死了。
这个谣言的可信度值得商榷,但影响相当广泛。据文献记载,这一谣言源于明代学者徐祯卿的笔记小说《山野物语》,被清代赵翼的代表作《二十二史注》误用,因此广为流传。现代学者片面相信野史,却不经考证而采纳,包括著名的明代史学家吴晗。
这部野史记载值得怀疑,主要有几个原因。
第一,徐达虽然立下了汗马功劳,与李善长也是朱元璋的亲家,但他一生守位,从未结党或越界,后代也没有因为是皇亲国戚而见有任何骄横不法的行为,正史中也没有朱元璋怀疑徐达的记录和动机。
第二,朱元璋从来不用暗杀手法杀死英雄。即使他想行刺,也可以派御医去做,不必使用这种众所周知的低劣手段。
第三,徐达死的时候,明朝还在北方抗击蒙古人,需要武将帮忙。当时,明太祖还没有发动杀害军事指挥官的行动。相反,为了打击胡的残余势力,朱元璋必须拉拢武将,所以此时没有必要杀最忠心的徐达。而且蒸鹅导致背部坏疽也没有科学依据。考虑到《叶剑生文》这本书充斥着荒诞的内容,尤其是徐达的后代在明朝已经被封号,赐死论就更不靠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