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多能承受多少伏电
根据行业规定,安全电压不高于36V,安全电压连续触点为24V,安全电流为10mA。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和通电的持续时间。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能引起人感觉的最小电流叫感知电流,交流1mA,5mA为了DC。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的最大电流叫摆脱电流,交流电10mA,50mA为了DC。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致命电流为50mA。在防触电的情况下,人体允许电流一般为30mA。
原则
根据欧姆定律(I=U/R)可知,流经人体的电流与施加的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
除了人体的阻力,人体以外的衣服也要附着;鞋子;裤子的电阻相等,虽然人体的电阻一般可以达到500ω,但是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很多,比如皮肤潮湿、出汗等;带有导电灰尘;增加与带电体和衣服的接触面积和压力;鞋子;湿腻的袜子会降低人体的电阻,所以流过人体的电流无法提前计算。
因此,为了确定安全条件,往往不采用安全电流,而采用安全电压进行估算:一般情况下,即在触电风险低的干燥环境中,安全电压规定为24V,而对于触电风险高的潮湿环境(如金属容器;管道焊接维修),安全电压规定为12V,这样可以将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人身安全。
当人体电阻不变时,人体接触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对人体的伤害越严重。但并不是说人接触到电源就会造成伤害。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手接触普通干电池的两极,人体并没有什么感觉。这是因为普通干电池的电压很低(1.5伏DC)。当施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低于一定值时,该电压在短时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我们称这个电压为安全电压。
电击危险
直接电击
触电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的病理;生理作用,电击可分为电伤和电击。电伤是指电流对人体表面的伤害,往往不会危及生命安全;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
对内部组织的直接损伤是危险的,并且经常导致严重的后果。触电可分为直接接触触电和间接接触触电。
直接接触触电是指人直接接触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的带电部分而遭受的电击。其特征是人体接触电压,即人体接触带电体的电压;人体接触带电体形成的接地故障电流,就是人体的电击电流。直接接触电击造成的危害是最严重的,人体的电击电流总是远远大于可能引起心室颤动的极限电流。
间接电击
间接接触触电是指电气设备或电气网络的绝缘。
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裸露部分有接地故障电压,人体接触这个裸露部分会触电。主要是接触电压和人身伤害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