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有几大湖泊
湖北省,简称“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它位于中国中部,东临安徽,西接重庆,西北接陕西,南接江西。湖南北邻河南,北纬29° 01′53″—33° 6′47″;东经108° 21′42″至116° 07′50″之间,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总面积的1.94%。最东是黄梅县,最西是利川市,最南是来凤县,最北是郧西县。
河
湖北省长江除外;汉江干流以外,全省5公里以上各级河流4228条,总长5.92万公里,其中100公里以上河流41条。长江自西向东,贯穿全省26个县市,西起巴东县民裕溪河口,东至黄梅县滨江村,流程1041公里。汉江是中国长江的一条支流;曲水;章水;清江;东荆河;泸水;水;倒水;提水;巴水;习水;富水等。汉水是长江中游最大的支流,在湖北省境内自西北向东南流过13个县市,从陕西省白河县的将军河到湖北省郧西县,再在武汉汇入长江,流程858公里。
湖
湖北被誉为“千湖之省”。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湖泊755个,总面积2706.851平方公里。100多平方公里的湖泊中有洪湖;长湖;亮子湖;斧头湖。
水资源
2015年湖北省地表水资源量991.15亿立方米,相当于径流深度533.2毫米,比2014年增加11.9%。其中,长江流域地表水资源量986.29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534.4毫米,偏多11.9%;淮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4.87亿立方米,相当于径流深度359.2毫米,偏多7.8%。
代表文化
屈家岭文化
屈家岭文化时期是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最繁荣、最辉煌的时期。实现了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的前[/k0/]统一和繁荣,开启了长江中游早期文明。其年代约距今3300-2600年,因1955-1957年湖北省京山市屈家岭遗址的发现而得名。
屈家岭文化的绘画艺术和造型艺术不仅是楚文化中绚丽多彩的漆器的源头,也是楚文化中高度发达的绘画艺术和造型艺术的基础。
纵观荆楚文明中繁荣灿烂的物质文化,即独特的楚文化,其艺术特色与荆楚原始文化中绚丽多彩的屈家岭文化一脉相承。屈家岭文化是楚文化发展的基础,是荆楚文明高度发展的源泉,这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