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的龙山镇属于哪个县
龙山位于湖南西北边陲,湘、鄂、渝三省交界处,是全省最偏远的县(市)之一。位于武陵山腹地,总面积3131平方公里。
2015年,全县辖4个街道、12个镇、5个乡:民安街道、花塘街道、兴隆街道、石皋街道、慈烟塘镇、红烟溪镇、洗车河镇、庙儿滩镇、立业镇、赵石镇、圭塘镇、石牌镇、店坊镇、西洛镇、水田坝镇、弄车镇、罗罗镇。县政府民安街新建路88号。
龙山县拥有著名的旅游资源,如里耶-五龙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塔罗公园、“南空中部草原”八面山、湘西四大古镇之一的里耶古城、太平山、杰巴拉等。龙山是秦简牍文化的核心区,土家族文化的发祥地,红色文化的富集区。拥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土家族摆手舞之乡”、“中国土家织锦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等40多个国家级品牌。
龙山民俗文化
土家族摆手舞
湘西土家族摆手舞是最具土家族民族特色、最能反映土家族古老习俗的民间舞蹈。现主要流传于湖南湘西的龙山、保靖、永顺一带。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五的晚上表演。摆手舞起源于土家族古老的祭祖仪式。据大王庙八残及清代县志记载,已有近千年历史。湘西土家族摆手舞集歌、舞、乐、剧于一体,表现了开天辟地、人类繁衍、民族迁徙、渔猎、蚕织、刀耕火种、古代战争、神话传说、饮食起居等广泛的历史社会生活内容。其舞蹈内容由上述仪式程序构成。土家摆手舞大方粗犷,有单摆、双摆、摆摆、摇摆、舞动。
龙山木偶戏
木偶戏俗称木脑壳戏,是流传于湘西北的一种古老而稀有的剧种。它是在土家族祭祀戏、秧戏、地戏的基础上,不断吸收、陈河高腔、汉剧等戏曲艺术而形成的地方剧种。它主要在庭院和平坝陆贽帐篷里表演。民俗称你为“矮台班”。据《湘西州文化志》第98页记载,“木偶戏传入中国约有300年”。龙山县的洗车河、贾家坝、梦溪湖等地至今还保存着这一古老的戏曲艺术。龙山布袋戏是一个有棍子头的木偶。最早见于车车河镇东平街郭家坂,创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店坊吴家坂,花塘镇陈家坂。道教早年在塔沙里(今赵石)余家坝创立了余家坂,同期还创立了孟茜湖余家坂、二所里向家坂、明溪里向家坂、土车高家坂,活动远至川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