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几个城隍庙在哪里
在上海的川沙、浦东、朱家角、青浦、嘉定等地,都有保护一方水土的城隍庙。
原来,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来,道教城隍信仰发展迅速。按照明朝的旧制度,每个地方都要在府、州、县三级设置城隍。那时候的上海还不是今天的国际大都市,川沙之类的地方属于不同地区,所以城隍庙很多。
上海浦东川沙城隍庙
沙城祖庙位于浦东新区川沙镇西施街。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清代乾隆、光绪年间多次重修,使曾经风雨飘摇的城隍庙重现昔日辉煌,后在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2014年,浦东新区和川沙新城政府出资修缮城隍庙,当年就完工了。
庙里供奉着川沙城隍,赵五将军由卫统率。四百多年来,他一直在保护国家,保护海洋,保护人民,保佑川沙的一切。
上海青浦朱家角城隍庙
朱家角城隍庙是青浦的城隍庙。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徽州人程迁址,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朱家角城隍庙不同于一般的“坐北朝南”的寺庙观,而是采用“坐东朝西”的格局。河的正门附近有一堆被照亮的墙,两边是东西走向的竖井,前面是一对带绣球的石狮子,线条柔和。入口周围有两个侧厅,然后是一个有鱼脊和飞檐的舞台。戏台前是用石条铺成的庙场。寺场后是正殿,殿中央供奉着青浦城隍大师沈恩的塑像。
青浦城隍大师沈恩,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松江府上海县人。明崇祯六年,沈恩被封为“报人伯”,后被追授为报人伯,后被称为“恩师”、“报人公”。
上海嘉定城隍庙
嘉定城隍庙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建于南宋嘉定,位于嘉定镇南街福安坊。明洪武(1370年)迁至靳东街314号,至今已有近600年历史。
嘉定城隍庙是南方的大型建筑。明清两代扩建后,寺庙宽敞。今天的正殿、工字廓和卧房,是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修的,双屋顶连在一起,气势雄伟;20世纪80年代翻修;它是上海保存最完好的寺庙建筑。
嘉定城隍庙正殿供奉的城隍主是嘉定县城隍赵。齐鲁,浙江平湖人,是清朝的特务。他曾经在嘉定工作过。当他离任时,他只有几本书和他妻子的织布机。他被称为官员。因其对人民的功勋和人民的感激之情,被封为嘉定县城隍赵应贤祐伯(正司品监司城隍贤祐伯),并被封以长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