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多少条腿有毒
蜈蚣喜欢生活在潮湿黑暗的地方。人工饲养多是模拟自然环境,让其栖息在朽木缝隙下,贫瘠潮湿的茅草地上。喜欢吃肉,食谱广泛,特别喜欢捕猎各种昆虫。
蜈蚣虽有毒腺分泌毒液,但为常用药材,性质温和,味辛,有毒。具有息风解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作用。可用于小儿惊风、惊厥、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疮毒、瘰疬、蛇咬伤。
蜈蚣是陆生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每个体节都有一只脚,所以是多足生物。自志留纪(志留纪)至今,仍有2800种。
主要特征
1.身体的链接分为三个部分:头部,胸部和腹部。
2.头部是感觉和摄食的中枢,有口器(嘴)和一对触角,通常为复眼和单眼;3、胸部是运动中心,有3对脚,一般还有2对翅膀;4.腹部是生殖和新陈代谢的中心,包含生殖器和大部分内脏。5.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历一系列的内外形态变化,才能成为成虫。这种姿势的变化叫做蜕变。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食物从口腔进入消化道,经过机械作用和化学分解后,可被蜈蚣吸收利用。消化道很简单,有一根直管从嘴到肛门贯穿身体中央,嘴后面有一个扩大的咽,咽的收缩有利于吸吮食物。咽的消化道由前肠、中肠和后肠组成。前肠和后肠很短,但中肠很长。前肠主要起接收、运输和消化食物的作用。中肠是消化和吸收食物的主要场所,后肠负责粪便的形成及其运输到尾段肛门排泄。消化腺是一对葡萄状的唾液腺,通过唾液腺导管在前肠开口。唾液腺能分泌含有消化酶的唾液,能滋润和初步分解食物。
呼吸系统
蜈蚣通过气管系统呼吸。气管是体壁内陷形成的弹性管状结构,壁上有甲壳素螺旋线,可以支撑气管,便于气体流通。气管有很多分支,分布在体壁的细胞和组织之间。气管两侧有与外界空气阀门相通的开口,是气管形成时留下的陷阱。蜈蚣有6对气孔,分别在第4节、第6节、第9节、第13节和第16节。其他结都退化了,只留下一点痕迹。每个阀门都与开启装置连接,从而可以打开和关闭阀门。打开后,气体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出。关闭时,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异物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