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征信报告的作用和意义
个人信用调查是指依法设立的个人信用调查机构收集和处理个人信用信息,并根据用户要求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和评估服务的活动。个人信用报告是指征信机构对依法采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后,最终依法提供给合法信息查询者的个人信用历史记录。
截至2015年,该数据库共收录8.7亿自然人,其中3.7亿人有信用记录。
2019年5月,新版个人征信正式上线,征信长度和精细度将进一步提升。
《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已于2021年9月17日经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第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推荐招行专业版,方便快捷。如果没有申请过专业版,可以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并打印。目前该行部分城市的柜台还可以查询和打印信用报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的客户也可以登录手机查询。
信用信息
1.可用于识别个人身份并反映其家庭、职业等的基本个人信息。;
2.个人与金融机构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信用关系形成的个人信用信息;
3.与商业机构、公用事业服务机构发生个人信用购买关系形成的个人信用购买和支付信息;
4.行政机关、行政事务执行机构、司法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形成的与个人信用有关的公共记录信息;
5.其他与个人信用相关的信息。
影响因素
可能影响个人信用风险评分的主要因素有:贷款中逾期还款、信用卡透支后未按约定期限和还款金额还款,或贷款账户和信用卡过多等。
起草行政管理法案
第二十五条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存储、提供的信息有错误或者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收到异议的,应当按照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标注相关信息,自收到异议之日起20日内进行核对和处理,并书面答复异议人。
经核实,确认相关信息存在错误或者遗漏的,信息提供者和征信机构应当予以更正;经确认无误、无遗漏的,应当注销异议标记;如果验证无法确认,应记录验证和异议。
发展状况
目前,个人征信业务进一步拓展到外资银行和非银行,通过与典当、担保、租赁机构合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企业征信系统采集企业的各类商业信用信息,包括企业注册信息、年检等级、产品合规信息、纳税等级信息、国有资产绩效评价信息、进出口报关记录、信贷融资记录、行业统计分析信息等。
2017年4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局局长万存智表示,综合判断,目前准备开通个人征信业务的8家机构无一合格,达不到监管标准无法发放牌照。
2018年2月22日,官网,央行发布公告称,百姓征信有限公司个人征信业务申请已获央行批准,包括个人征信机构设立许可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批;许可日期截止到2021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