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的地形分为几个自然区
尼泊尔,南亚内陆山地国家,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北与中国接壤,其他三面与印度接壤。
13世纪初,马拉王朝兴起,大力推广印度教。
1768年,沙阿王朝崛起,随后逐渐统一全国。
1846年,拉纳家族在英国支持下夺取军政大权,获得世袭首相地位,使国王沦为傀儡。
1950年,尼泊尔人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和武装斗争,反对拉纳家族的独裁统治。国王特雷文恢复了王权,结束了拉纳家族的统治,实行君主立宪制。
1960年,马欣德拉国王禁止政党,采取无党派议会制度。
1990年,尼泊尔爆发大规模“人民运动”,比兰德拉国王被迫恢复君主立宪制。
2001年,比兰德拉国王在王室血案中被杀,他的弟弟贾南德拉继任。2005年,贾在解散政府后就职。主要政党组成“七党联盟”,与尼共(毛主义)联手反对国王。2006年,第二次“人民运动”推翻国王统治。
2008年,尼泊尔举行制宪会议选举,选举后的制宪会议宣布成立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
尼泊尔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姓氏、多语言的国家。尼泊尔语为国语,英语为上流社会通用语言。86.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
风景区
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
加德满都谷地是尼泊尔世界遗产最集中的地方,包括斯瓦扬不丹塔、旧宫殿等7处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皇家奇特旺国家公园
皇家奇特旺国家公园(Royal Chitwan National Park),全称为“奇特旺皇家国家公园”(Chitwan Royal National Park),是印度和尼泊尔之间的喜马拉雅山麓少数未受破坏的自然区域之一。这里也是亚洲独角犀牛罕见的栖息地,是世界上孟加拉虎最后的藏身之地之一。
萨加尔玛塔国家公园
萨加尔玛塔国家公园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邻西藏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公园总面积1244平方公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首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之一。
尼泊尔的气候特征
尼泊尔的气候基本上只有两个季节。旱季(冬季)为10月至次年3月,降雨量少,早晚温差大。早上10℃左右,中午升到25℃。
每年的4-9月是雨季(夏季),其中4、5月尤其闷热,最高气温往往达到36℃;
五月的降雨通常被用作雨季的前奏,雨季持续到九月底。雨量充沛,经常洪水泛滥。
尼泊尔南北地理变化巨大,区域气候差异明显。分为三个气候带:北部高山带、中部温带和南亚热带。
北方是高寒山区,终年积雪,最低温度可达-41℃;中央谷地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南部平原终年炎热,夏季最高气温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