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勒市有几个社区分别是
库尔勒,别名梨城。它位于新疆中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北临天山支脉;塔克拉玛干沙漠,南世界第二大沙漠。库尔勒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行政面积7268平方公里。
库尔勒下辖9个乡、3个镇、5个国有农牧园区、14个街道办事处(截至2022年3月),户籍人口48万人(2020年末)。2020年,地方生产总值将达到680亿元。库尔勒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是西方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名单。
早在新石器时代,孔雀河流域就有人类活动;秦汉时期,天山南路有36国,库尔勒在曲黎边疆。
皇公元年(685),唐收复安溪四镇;
宋宣和四年(1122年)后,西州回纥向西辽投降,属西辽。
1950年4月12日,焉耆专员公署成立,库尔勒县归焉耆专员公署管辖;
1950年4月12日,焉耆专员公署成立,库尔勒县归焉耆专员公署管辖;
1979年6月23日,库尔勒市成立。
气候
由于北部有霍拉山,东部有库鲁克山,北部的冷空气和焉耆盆地的湿空气明显减弱了对库尔勒的入侵。
铁门关已经成为北疆和南疆气候的天然分界线。库尔勒地处欧亚大陆暖湿带,气候干燥,光热资源丰富。在古代,这里是西域最早的荒地之一。
库尔勒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总日照2990小时,平均无霜期210天,年平均气温11.4℃,最低-28℃,年平均降水量58.6毫米,年最大蒸发量2788.2毫米,以东北风为主。
库尔勒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母亲河孔雀贯穿全市,271公里年均径流量11.8亿立方米。
旅行
库尔勒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周边有库尔勒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自治区居住文物保护单位,300多处有档案的文物保护点。
北部山区山谷中有一座著名的铁门关,因其险象环生,在中国古代被称为“一人守之,万人不得其门”。
库尔勒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独特的旅游资源,1998年入选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名单。
历史上,库尔勒是丝绸之路中路的咽喉。全国一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二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列入国家文物档案的文物240件。
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和科学家。库尔勒周边有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如博斯腾湖、巴音布鲁克草原、天鹅湖、巩乃斯林海、塔里木河、天山石林、世界最长的沙漠公路丫蛋奇观、海拔6973米的木孜塔格峰等,都是人们旅游探险的好去处。在民族风俗方面,主要有蒙古族的“那达慕”、维吾尔族的“麦西来甫”等民间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