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大埔县有几个镇都有哪些村
大埔县总面积2470平方公里,辖14个镇。大埔县境内有三江大坝、翁万达墓、中山纪念馆、中山公园、明代古城、汉江源头等景点。
明朝设立大埔县时,在大埔村设立。为纪念大埔先生的仁德,村民联名上书上级,将其命名为大埔县。因朝方争议,改名谐音大埔县,以讨好双方。
旧志中关于大埔县名的由来有两种版本:第一种是以大埔村命名。清乾隆四年(1739年),张所著《明史地理》记载:“嘉靖五年,以饶平县大浦村,析滦州、庆元。”民国二十年(1931年),柯检察院撰写的全国《今县释文》称:“明嘉靖五年,县以饶平大浦村命名。”第二种说法是,乾隆九年(1744年)《大埔县志》载杨缵烈《城名音义考辨》云:“支一之名,是否以大埔命名?俗称那些盖着水,适合种大米的;在湖矿高原上,只有瓜果疏、麻疏的人才合适叫普................................................................................................................................................在茶山脚下,我望着平原,有数百顷土地,无忧无虑。它总是被称为普。有个实力派Po真是太尴尬了。大埔的名字俗称大埔。当时,修建的人名叫云。
文物古迹
大埔现有古民居、古文化遗址、历史遗迹、革命遗址212处,特别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客家风情的古民居建筑。到2019年10月,大埔县已有父子进士牌坊、花萼楼、泰安楼、光禄帝、肇庆堂、三和中山纪念堂等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烈士纪念碑、解列广场、汤森庙、邸、大夫第、邹鲁故居、延庆堂、益都堂、福德堂、刘鑫公馆、大夫邸、陈宫楼、后南村怡园、中共中央与中央苏区密道线第二楼中转站旧址、中共中央与中央苏区密道线,(详见: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大埔县文物保护单位、梅州市历史建筑名录、梅州市宗教活动场所名录等。)
泰安大厦
泰安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4年)。它的街区从东北到西南由砖和木头组成。建筑呈正方形,长49米,宽52.6米。占地面积2577平方米,建筑面积5136平方米。这座建筑有三层楼高,总共有200个房间。因为建筑的外墙是石墙,所以俗称石楼。建筑中轴线的主体建筑是平房,周围有天井。三层楼房围着中间的平房,形成楼中屋的格局,楼的两边各有一间书房,是读书学习的地方。这座建筑风格独特,宏伟粗犷,设计精美,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文化内涵丰富。它是著名的客家建筑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国民居建筑史上的文化瑰宝。2002年8月,该建筑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被国务院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茶阳花环龙
最初被称为“软腰龙”,花环起源于茶阳镇下马湖村。龙的花环别具一格,藏獒的龙头装饰十分精美,突出了龙的眼睛和张开的舌头,显得生动、耀眼、华丽。舞龙的艺术风格以婉约、飘逸、洒脱为主,擅长纵向、空展示。无论场地大小、地势高低,它都能在大场地或小平台上翩翩起舞,或骑在高墙上或站在虹桥上跳下来,具有浓郁的高山舞蹈风格。1998年12月,茶阳镇被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花环和龙之乡”。2000年5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