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趣味生活 > 正文

春晚至今举办了多少期

春晚至今举办了多少期

晚间背景

春晚是现代传媒与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绝非偶然。1979年,中央电视台录制并播出了一场“茶馆式”晚会,名为“欢迎来到春节联欢晚会”,由邓在军和西游记导演杨洁执导。但因为1979年全国只有485万台电视机,所以没有造成社会影响。

1983年,中国电视产业进入相对稳定快速发展阶段。电视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电视的普及为春晚提供了技术前提和保障。当时改革开放之初,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改善,但文化生活始终匮乏,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少,娱乐方式也比较单一。基于此,央视以电视的方式向全国人民表演了春节这一文化盛事,为全国人民献上了一场文化盛宴。

总的来说,春晚经历了三个阶段:从80年代的脱颖而出、独领风骚,到90年代的摸索成长,再到新世纪的成熟和考验。固定的观看时间,相对稳定的节目形式,有助于观众产生观看惯性。春晚的积累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春晚模式”。

派对制作

春晚歌舞表演开始,以歌舞、曲艺、戏曲节目为主体,以《难忘今宵》为片尾曲结束晚会。在传播方式上,以直播为基本手段,采用EFP(电子直播制作)和ESP(电视内景,即演播室节目制作),多机拍摄,直播切换,同步录制。直播实现了拍播的同时性,强化了“这一刻”的概念,增强了观众的临场感和参与感。多机位拍摄,现场切换,通过不同的座位,不同的角度,丰富画面表现力,向电视机前的观众展现所有表演层面和侧面。在具体操作上,比如武警官兵和华侨组织拜年,零点敲钟,重要时事,相关人物的出现,都形成了一定的套路。

派对特色

春晚的观众都是世界华人。随着创作环境和观众审美情趣的提高,春晚的创作者们从未停止对春晚的探索和创新。春晚经历了文艺节目表演、文化时尚追踪、新民俗传播三个阶段,在探索节目内容和形式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58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