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属于哪个市哪个区
监利有大溪文化、龙山文化等新石器时代遗迹,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周老嘴镇、季承镇等两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有罗罗洞、佩伦传说等一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交叉辐射区域,随岳高速贯穿南北,净月长江大桥连接湘鄂两省,江北高速东西贯通;洪湖西岸、东岗子湿地、长江故道、紫云花海、桃林何海、杨林山宗教文化等旅游资源丰富。
县名的由来
据史书记载,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08年),曹操兵败赤壁,华容道被纳入吴栋管理,因为其地“土低、北泽广”、“鱼米之乡”,西北一度产盐(当时卖盐利润不逊于走私毒品),长江、洪湖沿岸运输方便。因此,吴栋“命官督”“督鱼盐之利”,这就是监利县名的由来,实际上是指政府监督收税。22年,孙权称王,监利县从华容县划入。此时的监利刚刚以官方县名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据学者考证,这一名称至今已沿用了1800年。
社会风俗习惯
监利市的风俗习惯与邻县大致相同。农历正月初一,我们先祭祖,再祭父母,出去旅游。初二回父母家,初三开始,家家户户互相拜年,叫做“拜年”。正月初九是“正月初九”,元宵节在正月十五晚上举行。还有一个监利的特点。每家每户都自己包饺子,这意味着家庭团聚和繁荣。清明节前后,家家都去扫墓祭奠故去的亲人;五月初五,何端阳门前挂艾叶,吃粽子,划龙舟;六月六日,烈日当空,家家户户晒衣服,称为“晒龙袍”。七月上旬,到处焚烧纸线,告慰先人。八月十五日称为“中秋节”,晚上吃月饼和茶点称为“中秋赏月”;十二月的第八天被称为腊八。家家摘蜡,泡泡,耙子;农历二十四祭灶神(一般来说,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农历二十三都是腊月,但监利的习俗和湖南差不多。农历二十四是一个农历月,很多监利人不知道,被其他地方的其他农历月误解为监利二十三是一个农历月);30号晚上被称为“除夕”。这一天,全家人聚在一起,买一桌丰盛的酒席,开怀畅饮,称为“共青团年饭”,也叫“吃年夜饭”。孩子们向他们的父亲和兄弟说“告别这一年”。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生火,家人围坐在火边叙旧,迎接新年,俗称“三十夜火,十五夜灯”。除夕之夜,熬夜被称为“守岁”。
语言特征
监利城居民方言、方言众多,建南、建北口音差别很大,可能与清初大批移民来监利定居有关。很多外地的建南人会被误认为湖南人,而建北人则被认为是绵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