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法共计多少章多少条,对医师准入执业管理培训考核
新《医师法》为保护医师合法权益、规范医师执业行为、加强医师队伍建设、保护人民健康、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
八大亮点
1、保护医生的合法权益,体现医生职业的重要性。
《医师法》出台之初,就明确要保护医师的合法权益。将每年的8月19日定为中国医师节,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生、尊重卫生保健的良好氛围。
2.规范医生执业行为,确保诊疗质量和安全。
①医师必须遵循各种临床诊疗指南,合理用药。
②多点执业应当以医疗卫生机构为依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③互联网医疗——执业医师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所在医疗卫生机构同意,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供常见病、慢性病复诊等一些适宜的医疗卫生服务。
3.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给予医生更多的诊疗自主权。
在征得患者明确知情同意后,医生可以使用药品说明书中未明确但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药物用法实施治疗。既规范了医生的诊疗行为,也扩大了医生对特殊疾病的诊疗自主权。
4、明确医生在公共场所因自愿实施急救造成受术者损害的,不承担责任。
法律规定,医生自愿实施公共场所急救免责,院外急救免责充分体现了立法为民的法律原则,否则突发疾病的人可能会失去被救助的机会。
5.提高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入法的起点。
国家建立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完善临床教学激励机制,保障住院医师培训期间待遇,严格培训过程管理,考核合格。
国家建立健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不断提高临床医师专科诊疗水平。
新的《医师法》删除了《执业医师法》中关于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学位并在医疗、预防和保健机构工作五年的要求。
6.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被纳入该法。
法律规定,国家应当建立适应现代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为应对新型、突发性传染病奠定人才基础。在紧急情况和国防动员需要时,医生应服从卫生主管部门的调度,这为紧急状态下人民财产的调度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传染病的防控需要多点监测。作为新发和突发传染病最重要的触发点,医生有义务及时报告传染病、突发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
7.优先考虑基层医生团队。
国家鼓励医生定期到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统筹城乡资源,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和服务能力建设;晋升副高级技术职称的执业人员,应当具有在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或者对口支援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累计1年以上的经历;晋升副高级技术职称后,在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或对口支援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累计1年以上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高级技术职称。
8.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医生执业安全。
《医师法》规定,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将医疗纠纷及其处理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依法有效预防和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