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趣味生活 > 正文

北方区执行委员会谁任书记

北方区执行委员会谁任书记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不仅是我党早期杰出的领导人,而且是一位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他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中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1920年10月4日,北京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李大钊任组长。

努力工作,先人后己。

五四时期,李大钊在北京大学任图书管理员和教授。他在东城红楼(北大一院)工作,但在西城租房,因为当时西城房租便宜。从1920年到1922年,李大钊一家5口人住在西城区城南的石湖马后寨35号(现新文化街文化胡同24号),一个普通的三河大院里的平房。1923年春,他搬到西城的童子子胡同,离北京大学近一点。

李大钊教授每天早上上班,从西城到东城,都要走很长一段路,不是坐人力车。他经常中午不回家吃饭。在北大红楼图书馆的办公室里,有时候一个大饼,有时候两个馒头或者小笼包,白开水就能吃。人们把他的一生概括为16个字:“一卷青灯黄,苦尽甘来,冬天一件絮衣,夏天一件布衫”。

他们的日常食物是一个洋葱馅饼。有人到李大钊的府上参观,看到他的年轻姑娘燕华,穿着一件红色的粗棉袄,一件蓝色的粗棉袄,前面和袖口油光发亮,土气十足,像个乡下孩子,完全不像北大教授的女儿。亲戚对此很不理解。有一次问起李大钊,他只是笑着说:“点些种子吧。耕种者需要种一些种子。你想当什么样的教授?”意思是孩子从小就要树立独立的根和苗。“孩子从小就要养成吃苦的习惯,这样长大后就什么都不会做了。”

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在北大教授中并不多见。朝阳大学学生张二燕回忆说,他曾建议李老师注意营养。李大钊听后说:“人人都追求美食。我为什么不享受呢?但目前国难当头,很多同胞饥寒交迫,衣不蔽体。面对这种情况,我怎么忍心只顾自己享受,不去想群众的疾苦?”

陈独秀说:他(李大钊)对同志的真诚,是一般人无法比拟的。严冬,把自己新做的棉袄送给战友;当一个同志去他家时,(他总是热情地招待饭菜)没有人饿着肚子出来。

李大钊担任北大图书馆馆长时,月薪起初是120银元,后来增加到240银元。但是,他把三分之二的钱花在公共事业上,剩下的三分之一不完全用于家庭生活。他还得给贫困学生一些钱。李大钊夫人经常为生活费不足而发愁。北大校长蔡元培管会计说:每个月从李先生工资里扣,亲自交给,防止李家忠“无米之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58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