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地师比印度如何
山地师本应在最早的时候建立,以适应山地作战的需要,但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环境不同,现在仍有较大差异。对比意大利、中国和美国的山地区划,美国的山地区划已经脱离了原来的类别,向多样化发展。而意大利和中国根据自己的地理环境和潜在敌对国家的一系列要求建立的山地划分与美国不同。
印度山区分部
印度山地师最明显的优势之一就是山地战经验丰富。在日常训练中,印度山地部队会选择在海拔数千米的高原山地进行训练。此外,这些地区终年积雪也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不仅参加了几次印巴战争和克什米尔冲突,还与中国作战。在长达几十年的战争中,印度军队一直在积累实战经验,同时在边境山区进行了多次测绘,这意味着他们在这方面比中国更有优势。意识到山地作战需要掌握一定的攀登、野外生存等技能,印军还专门招募了许多登山者和登山队员入伍,大大提高了全军的山地专业训练水平,间接增强了全军的战斗力。
印度山地军看似拥有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但大部分经验来自与弱小的巴铁部队作战。很多时候印度是有优势的,导致印军信心大增,自我感觉良好。因此,印度山地军过于依赖以往的作战经验,很少研究新的战术和战法。由于客观作战环境的影响,陆军主力难以快速支援,印度极度缺乏远程支援武器,导致印军在与同等实力的外军作战时处于劣势。
山区划分的局限性
1.该师缺乏重型地面突击装备,不具备装甲突击力量和装甲防护力量,独立作战能力有限,不适合高强度作战行动。只适合在低强度冲突中攻击敌方轻步兵单位,为部署部队提供增援。因为持续作战能力有限,在稳定局势、展示实力或提前拿下前进基地时,需要尽快得到重兵的支援。
2.师系统内运输能力有限,难以保证作战物资的巨大损耗。师后勤区和旅后勤区之间只能运输几种补给,50%的运输能力需要陆军额外的运输支援。
3.第10山地师没有专门的防化分队,只有单兵防化装备。因此,其对核生化武器袭击的预警、防护和洗消能力十分有限,必须得到上级的加强和支持。
4.这个师的9个步兵营没有一个装备防空武器,每个营只有3挺12.7mm机动机枪可以用来射击空。由于进攻中师通常将其反空营分配到进攻线(接触线),当各营没有得到上级加强,进攻超出该师反空兵力的掩护时,各步兵营的反空能力较弱。
5.这个师的工程保障能力不足,师的工程力量不到重师的三分之一(重师的工程大队有三个工程兵营和几个工程分队,第十山地师只有一个工程兵营),不具备快速架桥克服水障和快速构筑反坦克阵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