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是不是可燃物
可燃气体是指在常温常压下能点燃并呈气态的物质。例如氢气、乙炔、乙烯、氨、硫化氢等。可燃气体具有气体的一般特征。一种成分的可燃气体称为单一气体;两种或两种以上可燃气体的混合物称为混合可燃气体。可燃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在相应的助燃介质中,在点火源的作用下会引起燃烧或爆炸。可燃气体以一定的流量从喷嘴喷出,其燃烧速度取决于可燃气体和空气体的扩散速度。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助燃气体的均匀混合物是标准试验条件下爆炸的浓度极限值。助燃气体可以是空气体、氧气或其他助燃气体。一般来说,爆炸极限是指空气体中可燃气体或蒸气的浓度极限。
能引起爆炸的可燃气体的最低含量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系统不同组件的爆炸极限也不同。对于同一混合物系统,爆炸极限可因初始温度、系统压力、惰性介质含量、混合物系统空的存在、壁材料和点火能量而改变。总的规律是:当混合体系原始温度升高时,爆炸极限范围增大,即下限减小,上限增大。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分子的内能增加,使原本不可燃的混合物变成易燃易爆体系。
随着系统压力的增加,爆炸极限范围也随之扩大。这是因为系统压力的增加使得分子间的距离更近,碰撞几率增加,燃烧反应更容易进行。压力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小;当压力下降到一定值时,上限与下限重合,对应的压力称为混合体系的临界压力。
当压力降到临界压力以下时,系统不会变成爆炸系统(部分气体有异常现象)。当混合体系中惰性气体含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减小,惰性气体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混合体系不会发生爆炸。容器和管道的直径越小,爆炸范围越小。当管径(火焰通道)小到一定程度时,单位体积火焰对应的固体冷却面放出的热量会大于产生的热量,火焰会被打断而熄灭。
不能传播的火焰的最大直径称为混合系统的临界直径。点火能量强度大,热表面面积大,点火源与混合物接触时间不同,都会扩大爆炸极限。除上述因素外,混合体系接触的密闭壳体的材料、机械杂质、光线、表面活性物质等都可能影响爆炸极限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