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有轻轨的城市
它是城市轻轨建设的重要形式,也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轨道交通形式。轻轨的机车重量和载客量都比普通列车小,所以被称为“轻轨”。城市轻轨具有运量大、速度快、低污染、低能耗、准点运营、安全性高等优点。城市轻轨、地下铁路、城市铁路等轨道交通形式构成了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可以有效缓解人口与交通资源、汽车与交通设施之间的紧张关系。轻轨作为改善城市交通现状的有效载体,已经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选择。极大地方便了乘客的出行,让居民享受到了更高品质的生活。轻轨更符合绿色交通的标准,在轨道延长线建设大型市政配套设施更有利于环境综合治理。
轻轨交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将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它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直接从房地产开发和商业运营中收回投资成本。城市轻轨的建设将促进城市规划的不断完善,加快住宅郊区化的进程,调整城市布局的不合理结构。该轨道将成为最具活力的地区,进而成为房地产开发和城市新兴产业的首选。轨道沿线将重新划分新的居住区、工业和商业设施。轻轨建设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满足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需要。突出城市的特色和功能,加快实现现代化,将对城市布局、城市面貌、环境保护、住房建设、居民居住模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积极影响。
相关差异
1.城市铁路
目前我国的轻轨系统只服务于城市内部,属于城市轨道交通中的一类铁路系统,比如长春轻轨。[2]
2.城际轨道
城际轨道交通,简称城轨,是指连接相邻城市或城市群的客运专线轨道系统。可采用地铁轻轨、高铁或磁悬浮轨道。中国目前没有跨城市的轻轨线路,所以中国的轻轨不是城际轨道交通。[3]
3.城际铁路
城际铁路既属于城际轨道交通,又属于国铁系统。城际铁路线路是国家铁路线路,与国家铁路干线相对应、相连接、相联系,使用国家统一标准的列车轨道、运营方式和管理单位等。所以,所有的城际铁路都不是轻轨,所有的城际列车都不是轻轨。
4.单轨系统
单轨系统(如重庆跨座式单轨)和磁悬浮轨道不属于轻轨系统(磁悬浮列车轨道实际上是跨座式单轨模式),但由于这种轨道系统在国内应用不广泛,载客量不高,往往被人们或媒体误称为轻轨。
在中国,轻轨系统并没有被广泛使用,而且几乎被稀释了。主要原因如下
1.轻轨的现代概念本质上是一个低容量的地铁系统。旧的轻轨系统是由有轨电车演变而来,然后出现了轻轨和轻轨,是真正意义上的轻轨系统。而当代轻轨系统采用的是和地铁甚至国铁一样的标准轨道。中国官方的定义只是将三种地铁车体中的C型车称为轻轨列车,实际上是地铁列车的一种,即重型轻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多建在人口密度高的城市,往往是在道路交通已经拥堵的情况下强行建设。因此,这些轨道交通基本上一次性满足地铁系统标准,甚至有少数轻轨列车由于运力不足,很快就会更换为AB地铁车型。
2.大部分经济实力有限或客流需求有限的城市地区不采用轻轨系统,而采用单轨系统、磁悬浮系统、自动客运快速交通系统、区域铁路或有轨电车等其他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造价一般远低于轻轨系统。
3.随着城际铁路的大规模建设,城际列车已经完全承担了市郊客运的功能,很多早期被误认为轻轨系统的城际轨道交通系统也终于建成了城际铁路,比如广珠城铁、关晖城铁等。这些国铁城市轨道沿线都有密集的车站,时速160至200公里的CRH动车组完全可以满足和替代轻轨系统联系郊区卫星城的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