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几个月
试用期是指劳动合同中包含的由用人单位考核劳动者是否合格,劳动者考核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的期间。这是双方的双向选择。
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2.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
3.三年以上的固定期限或者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4.同一用人单位、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只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此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合同> 3个月,无试用期。
1年>劳动合同> =3个月,试用期最多不超过1个月;
3年>劳动合同> =1年,试用期最多不超过2个月;
合同> =3年,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
评价法
考核试用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采取试卷的形式。通过回答工人的笔试问题作为评估的基础,更容易评估工人。但不足之处在于笔试题型过于死板,有些能力可能在笔试中发现不了。建议用人单位也可以针对这种情况组织专门的劳动者实操测试,由专门的人员对其进行等级评定。实战过程可以用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
试用期和实习期的区别
1.当事人的身份不同。试用期的自然人只能是劳动者;而实习期间的自然人是在校学生。
2.权利义务不同。试用期内,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承担无过错责任,并与劳动者共同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但学生实习的单位对学生不承担无过错责任,不需要执行最低工资标准。
3.主体之间关系的基础不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包括试用期,由《劳动合同法》及其相关规定规范,如劳动合同期限在3个月以下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二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劳动者合同期限为二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三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或者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4.各方目的不同。试用期主要体现用人单位的目的,即获取满足需要的人力资源;实习期间,对于实习学生工作的单位来说,学生的实习活动与劳动者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同或相似,但在目的上有本质的区别。学生的实习活动主要体现学校和学生的共同目的,以提高实习学生自身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