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四郡指的是哪四郡
河西郡是指西汉政府在河西走廊设置的四个县,即无为县、张掖县、酒泉县、敦煌县。其行政范围大致包括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武威市、金昌市、张掖市、酒泉市、嘉峪关市和阿拉善盟。
西汉元寿二年(前121年),匈奴邪王昆杀了秀土王,降汉后,西汉政权设酒泉、武威、张掖、敦煌为故地。各郡的立国年,《史记》、《汉书》中关于历史、传记、编年史的记载各不相同,对于百姓的考证也没有明确的说法。一般酒泉县是最早的一个。因地处黄河上游以西,地理上自成一体,政治上联系紧密,故称河西四县。
政治统一
有学者认为,河西四郡的建立,使河西地区逐渐由游牧区变为农业区,对后世影响深远。它把游牧的匈奴人和羌人分开了;与此同时,汉朝与天山以南的农业国和天山以北的巴尔喀什湖游牧民族乌孙结成联盟对抗匈奴。后来天山以南的农业国全部归顺汉朝,并入汉朝版图,壮大了汉朝的实力,削弱了匈奴的影响。最后,这条新的农业带连接了中原农业带和天山以南的农业区。这将有助于未来丝绸之路的开通,并在东西方之间的联系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有效控制三大高原的核心地区,是汉族和游牧民族在军事、政治、经济领域竞争最激烈的地区,没有之一。
西汉河西设四郡的历史功绩有:扩大了汉朝对古代新疆的政治经济影响,促进了汉朝对新疆的统一;把河西牧区建设成农业区,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便利条件;河西地区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达,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
河西地区毗邻新疆,历史上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东汉中期,西域副都尉驻敦煌,行使镇守西域的职权,然后由敦煌太守掌管西域。这种方法为魏晋所沿用。我国著名学者顾在《天下郡国之利书》中将敦煌归入西域。这种观点有其历史依据。为河西四郡,近代以来称为河西走廊。它是一条长达1000多公里的走廊,是通往新疆的走廊,是丝绸之路的走廊。河西四郡的设立促进了汉代西域的统一。汉朝在河西设立四郡后,将秦长城从陵居(今甘肃永寿县)延伸至阳关、玉门关。其烽火深入轮台,以防匈奴。长城以南是汉族移民定居的农业区。河西四郡建立后,切断了匈奴与西羌的联系,导致并加强了汉朝与乌孙等天山以南农业国的联盟。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断匈奴右臂”,从而进一步削弱匈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