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节假日放假多少天
根据《全国年节、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劳动节即5月1日放假一天,为法定节假日。
全国性假日和纪念日的措施
第2条所有公民的假期:
(1)过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3)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天);
(4)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5)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节当天);
(6)中秋节,放假一天(农历中秋节当天);
(7)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劳动节加班工资怎么算?
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者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工资。
(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但不能安排补休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日或者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支付劳动者工资不低于本人或者小时工资的300%。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划定额任务后,被用人单位安排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其工资按照上述规定的原则支付,分别不低于其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
五一节的起源
国际劳动节又称“国际劳动节”、“劳动节”、“国际示威日”。
五一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节,在每年的5月1日。这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关于“五一节的起源”是这样的:
劳动节起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20多万工人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而血腥的斗争,他们终于取得了胜利。
为了纪念这场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在大会上,代表们一致同意将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
中国人庆祝劳动节可以追溯到1918年。年,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节的传单。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工人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于1949年12月将五一节定为法定劳动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