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什么区是市中心
1929年,国民政府开始按照首都规划建设首都南京,新街口首先被规划为商业区。中山大道东拐,这里中山东路、中正路(现中山南路)、汉中路、中山路四条40多米宽的林荫大道交汇,中间形成一个环形的新街口广场,中间隔着一座孙中山铜像,成为南京的交通枢纽。便利的交通带来许多商业和企业。
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长期以来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在历史上曾数次加持中国的正朔。南京早在1-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60万年前南京猿人就生活在唐山,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西街遗址的发掘将南京的建城历史追溯到3100年前的西周。
语言
南京大部分地区讲南京官话,高淳区和溧水区南部大部分地区讲吴语。
南京话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中国的官方语言。六朝以前,南京地区广泛使用吴语。东晋时,中原士绅大量南迁,把中原的雅音带到了南京。它融合了一些地方音,形成了士族的金陵雅音,成为中古音系的代表音。其影响远达日本,现在日本汉字“五音”的发音也源于此。金陵雅言被确立为古代中原汉语的标准读音,对今天的汉语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再加上六朝以来汉文化的优越意识,清中叶以前的官方汉语标准语是以南京官话为基础的。
日本、韩国、越南等周边国家教授和使用的汉语也是南京官话。明清时期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普及了以南京官话为基础的汉语方言。明代传教士麦家虎说,南京话是各方言的主脑。永乐迁都北京时,南京官话随着大量人口迁入北京,影响和改变了北京话,形成了北京官话和现代官话的雏形。民国初年,西方传教士主持的“汉语发音会议”,也是以南京音为标准。长期以来,南京话以其优雅、流利、内敛、独特的地位而备受推崇。
规定饮食
烹饪
南京的美食以金陵菜闻名,金陵菜是指以南京为中心,延伸到江西九江的菜系,是江苏菜的四大代表菜系之一。金陵美食起源于先秦。屈原在战国末期的《楚辞》中记载了当时的金陵美食。隋唐名篇,明清成流派,民国达到顶峰。民国时期的金陵菜系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京苏菜”。它受到上层社会名流和达官贵人的喜爱,许多贵族家庭在举行宴会时都以“京苏宴”为荣。
金陵四大名菜有水煮蛋、糖肝、凤尾鱼、松鼠鱼,南京三墩是生水煮蛋炖、果仁煮、鸡芙,金陵三岔是叉烧鸭、叉烧桂鱼、叉烧香酥面,还有莲子虾、松仁腊肉、金陵盐水鸭、南京盐水鸭等。,还有以旱生植物和水生植物为特色的“干八鲜”菜。
快餐
金陵小吃居中国四大小吃之首,主要集中在老门东、夫子庙、狮子桥等。,如南京大排档、尹氏鸡汁汤包、莲湖蛋糕社、绿柳居等。,除了秦淮八绝,鸭血粉丝汤,小笼包,水煮干丝,皮肚面,如意背卤干面,什锦豆腐渍,牛肉锅贴,状元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