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趣味生活 > 正文

清明是几点钟2022年

清明是几点钟2022年

格列高利历

2022年4月5日3时20分03秒

中国传统日历

明年三月五日星期二

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15°经度时,它将变得清晰。清则气清,万物皆明,故名。清明既是节气,也是节日。

清明节的起源

据说清明节的起源与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有关。据传说,春秋时期,晋国的儿子重耳非常饥饿,他和大臣介子推来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割下他腿上的肉,煮了汤给儿子吃,帮助他的儿子重耳躲过了一场抢劫。

十九年后,公子重耳即位,奖赏了所有陪他流放的英雄,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抱怨介子推,介子推却收拾东西,决定住绵山。

晋文公听说了,亲自带人到山里去找介子推。然而山高路险,他哪里都找不到。这时有人提出烧绵山,逼介子推出山,大火烧尽,却不见介子推的踪影。

山火扑灭后,人们在一棵老柳树下发现了介子推的尸体,晋文公看到时哭了。装饰介子推的时候,在树洞里发现了一纸血书,上面写着“割肉奉心,愿你主永远清明。”

从那以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规定这一天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大臣上山祭奠,却惊奇地发现老柳树死而复生,于是命名为清明柳,并告诉世人,寒食节后的第二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习俗

祭拜祖先的坟墓

它是清明节四大传统祭祀节日之一。这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俗称扫墓、上坟,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人们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带着水果、食物、纸钱等物品来到墓地,将供品放在墓地前,将纸钱焚烧,在坟前添上一些新土,然后在墓前磕头祭拜,就可以收拾供品回家了。

送别刘

柳树是春天的象征。摇曳在春风的柳树总是给人一种繁荣和活力的感觉。自汉代以来,人们逐渐形成了折柳作为送别礼物的习俗,以此来祝愿彼此平安。因为“柳”和“留”谐音,所以舍不得,想尽办法留住。同时,要离开的亲友就像在外地的柳枝,能迅速生根发芽,到处生存,都是把美好的祝愿寄托在亲友身上。

荡秋千

清明节荡秋千的习俗由来已久,历史也比较久远。它最初被称为钱球,后来为了避免一些禁忌,它被改为秋千。最早的秋千通常用树枝支撑,然后用丝带系住。后来逐渐发展成用两根绳子和踏板做成的秋千。荡秋千的习俗流传至今,深受人们喜爱。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锻炼自己的勇气。

激烈的竞争

拔河起源于春秋末期,最初流行于军队中。当时称之为“拔河”和“拉钩强化”。后来流传到民间,在唐代被称为“拔河”。拔河就是人数相等的双方拉一根比较粗的绳子,把对方拉出河界,就算赢了。唐玄宗年间,清明节举行大型拔河比赛,后逐渐演变为清明节的民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58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