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无烟日是几月几日?
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六届国际吸烟与健康大会上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从1988年开始实施。但从1989年开始,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希望保护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病,烟草危害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吸烟和二手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2015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8个世界无烟日。本次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制止烟草制品非法贸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受害者,中国在实现人类无烟愿景的行动和效果上与其他先进国家存在显著差距。根本原因在于对尼古丁是毒品、尼古丁有成瘾性、香烟含尼古丁、吸烟无益等事实缺乏深刻系统的认识。
无烟日的意义。
烟草含有焦油、尼古丁和其他有害化合物。长期吸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其中至少有69种是致癌物质。公众对吸烟和二手烟的危害知之甚少。通过设立无烟日,可以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识。
吸烟的坏处
长期吸烟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如果戒烟成功,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吸烟还会导致多种呼吸道疾病。烟草中含有数十种致癌物质,长期吸入最终导致细胞癌变和恶性肿瘤。
烟草的有害成分
烟草燃烧产生的烟气是7000多种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其中95%是气体,如一氧化碳、氢化氰、挥发性亚硝胺等。,还有5%是颗粒,包括半挥发性和非挥发性物质,如烟草焦油和尼古丁。这些化合物大多对人体有害,其中至少有69种是已知的致癌物,如多环芳烃、亚硝胺等,而尼古丁就是导致成瘾的物质。
二手烟是指从香烟或其他烟草制品的燃烧端排出的烟雾,它通常与吸烟者排出的烟雾混合在一起。二手烟包含数百种已知的有毒或致癌物质,包括甲醛、苯、氯乙烯、砷、氨和氢氰酸。二手烟已经被美国环保署和IARC认定为A级致癌物。与吸烟者自己吸入的烟雾相比,二手烟中许多致癌和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