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有几个区县地图
湛江有四个区:霞山区、赤坎、麻章和坡头。有两个县,分别是濉溪县和徐闻县;还有3个县级市,分别是雷州、廉江、吴川。
介绍
湛江是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原名“广州湾”或“港口城市”,位于中国大陆南端,广东省西南部。它位于热带北缘,属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它有丰富的亚热带作物和海洋资源。湛江总面积13263平方公里,下辖四个市辖区、三个县级市和两个县。
1945年9月,中华民国在市一级成立,定名为湛江市。因历史上曾属神川县,境内有神川巡检司,故名。1983年9月实行市县合并体制,湛江为省直管地级市。
湛江位于粤、琼、桂三省(区)交汇处,是中国西南各省对外的主要出海口,也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大洋洲最短海上航线的重要港口。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湛江常住人口为6981236人。
湛江的历史演变
湛江原为清代濉溪、吴川两县的一部分陆地和岛屿,以及两县之间的赤焰松湾(今湛江港)。1899年11月成为法国殖民地,被称为“广州湾”。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中国收回,设立市一级,定名为湛江市。因历史上曾属神川县,境内有神川巡检司,故名。古代的“神船”也叫“战船”。也有人说,因为湛江原属濉溪和吴川,所以湛江分别由“深川”和“鉴江”两个字组成。
1949年12月19日,湛江市解放,当时还是省辖市。南路办事处迁至湛江市赤坎。1949年12月,湛江军管会成立。1950年4月1日,湛江市人民政府成立,直属广东省人民政府。
1965年6月,国务院决定从广东省湛江特区划出合浦、灵山、东兴各族自治县、钦州壮族自治县、北海镇,设立钦州特区,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1967年3月,湛江革命委员会成立。1981年1月,恢复湛江市人民政府。
1983年9月,湛江市与湛江地区合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中共湛江市委、市人民政府设在赤坎,市人大常委会和CPPCC设在霞山。
海洋水文学
湛江东部海域的潮汐属于不规则半日潮,在一个太阳日(24小时50分)内有峰谷和峰谷潮汐,即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两个波峰的高度和两个波谷的深度也不同。其规律:一月“潮长在20年代中期、25年代中期,第三天达到高峰,然后逐渐消亡;十一为长,有望繁盛,至十八大时繁盛,而后渐杀。一般会等满月。”
湛江西部海域(北部湾)的潮汐是典型的全日潮,特点是一个月中有一半以上的日子每天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一个太阳日完成一个潮汐周期。一个月里,每隔几天月球南北最差的日子,潮差就特别大。
相反,月亮正东方,月亮不正西方的日子过后几天,潮差极小。每个潮期起止时间为14天,除3月和9月各3次潮外,其他月份每月2次潮。距最高低潮面4" data-fancybox="images">
湛江的历史演变
湛江原为清代濉溪、吴川两县的一部分陆地和岛屿,以及两县之间的赤焰松湾(今湛江港)。1899年11月成为法国殖民地,被称为“广州湾”。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中国收回,设立市一级,定名为湛江市。因历史上曾属神川县,境内有神川巡检司,故名。古代的“神船”也叫“战船”。也有人说,因为湛江原属濉溪和吴川,所以湛江分别由“深川”和“鉴江”两个字组成。
1949年12月19日,湛江市解放,当时还是省辖市。南路办事处迁至湛江市赤坎。1949年12月,湛江军管会成立。1950年4月1日,湛江市人民政府成立,直属广东省人民政府。
1965年6月,国务院决定从广东省湛江特区划出合浦、灵山、东兴各族自治县、钦州壮族自治县、北海镇,设立钦州特区,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1967年3月,湛江革命委员会成立。1981年1月,恢复湛江市人民政府。
1983年9月,湛江市与湛江地区合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中共湛江市委、市人民政府设在赤坎,市人大常委会和CPPCC设在霞山。
海洋水文学
湛江东部海域的潮汐属于不规则半日潮,在一个太阳日(24小时50分)内有峰谷和峰谷潮汐,即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两个波峰的高度和两个波谷的深度也不同。其规律:一月“潮长在20年代中期、25年代中期,第三天达到高峰,然后逐渐消亡;十一为长,有望繁盛,至十八大时繁盛,而后渐杀。一般会等满月。”
湛江西部海域(北部湾)的潮汐是典型的全日潮,特点是一个月中有一半以上的日子每天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一个太阳日完成一个潮汐周期。一个月里,每隔几天月球南北最差的日子,潮差就特别大。
相反,月亮正东方,月亮不正西方的日子过后几天,潮差极小。每个潮期起止时间为14天,除3月和9月各3次潮外,其他月份每月2次潮。距最高低潮面4">
琼州海峡潮属于规则混合潮。东西走向的琼州海峡,略似一条条带状的内河航道,东西两个出口,加上每年东南、西南、东北季风等气象因素的影响和海峡通道底部凹凸不平的地形,造成“南潮北晒”的不同,潮起潮落时间和潮汐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