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趣味生活 > 正文

中国植树节是几月几日中国教师节是几月几日

中国植树节是几月几日中国教师节是几月几日

中国的植树节定在每年的3月12日,1979年的2月23日。中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3月12日仍然是中国的植树节。

植树节是依法宣传保护树木,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节、植树周、植树月,统称为国际植树节。倡导这种活动可以激发人们植树造林的热情,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起源

在古代中国,有在清明节种植柳树的传统。历史上最早的路边植树,是1400多年前陕西一个叫魏小宽的人发起的。魏孝宽(公元508-580)是西魏北周时期的著名人物,京兆凌渡(今Xi安东南)人。据唐代李延寿《北史传》第五十二记,西魏二年(公元552年),魏孝宽被授永州刺史,服兵役。自古以来,官道上每隔一英里就在路边设置一个土制的平台,作为计算道路里程的标记,也就是现在的里程碑。魏小宽上任后,发现土平台有很多缺点。经过日晒风吹,特别是雨淋后,容易坍塌,需要经常维修,既增加了国家支出,又使人民群众苦于繁重的劳动,费时费力,不方便。经过调查了解,魏小宽毅然下令,把永州官道上所有设置土台的地方,重新种上一棵槐树,代替土台。

植树的好处

种树的好处包括绿化环境,净化空气体,减少自然灾害和噪音等。植树对保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生态状况的改善。

1.植树可以绿化环境。

如果人们的生活环境中没有花草树木,气氛就会单调乏味。绿化环境,可以使祖国的山川秀美,景色宜人;让人们聚居的地方绿树成荫,欣欣向荣。有了绿色的环境,我们可以调节气候,防止风沙。

2.种树还能净化空气体。

人和动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煤和木柴的燃烧也会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会空气体中的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总是消耗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使得空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大致平衡。

3.植树也可以减少自然灾害。

事实证明,如果一个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就可以促进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森林可以通过降低风速、改变风向来降低风蚀强度;树木,尤其是灌木的强壮的根可以固定土壤颗粒。实践证明,营造防风固沙林,配合农业和水利措施,可以取得良好的防风固沙效果。

4.植树造林也可以减少噪音。

噪声污染对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休息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可以说是人们的“大敌”。噪音还会使人的听力减弱、失聪、变笨、心脏、血压、神经异常等。在长期的生活中。甚至,它能让人在长期的噪音下死亡。植树造林可以降低噪音四五倍,有效防止噪音污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58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