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趣味生活 > 正文

三月三广西放假多少天

三月三广西放假多少天

农历三月的第三天是4月3日星期天,这与清明节的假期时间重叠。2022年,清明节放假时间为4月3日至5日。为给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三月三”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4月2日(周六)、6日(周三)放假,即4月2日至4月6日为“壮族三月三”及清明节假期。

三月三日,古称上巳节,是纪念黄帝的节日。根据传说,三月三日是黄帝的生日。中国自古就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日,轩辕出世”。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日,后人沿袭,成为在水边饮酒、郊外春游的节日。农历三月初三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生日。汉武帝全名“北真真真真武田璇迪达”,又名田璇神,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农历三月初三。

三月三日是壮族的传统节日,是壮族最古老的情人节。在古老的壮族村落(包括受壮族文化影响的壮族地区的各民族),年轻的姑娘们冲到歌坡上,抛绣球,“山歌传情,绣球传情”。壮族人又叫“卧不婆”或“卧不婆”,原意是到洞外田野里去唱歌,所以又叫“许歌节”,也叫“歌仙会”,以纪念刘大姐。

“三月三”不仅是壮族简单的传统歌会,也是壮族祭拜祖先盘古、布洛陀祖先的重要日子。每年3月3日,壮族青年男女聚集在街头唱歌,聚集在河边举行宴会。同时,“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壮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也是广西汉、瑶、侗、苗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壮族人大多在三月初三赶歌会,设歌摊,办歌会。此外,爱赞巴、粉蒸肉、黑糯米酒是广西“三月三”的特色食品。很多人只知道壮族的“三月三”习俗。其实壮族的“三月三”还有很多习俗,比如抢烟花、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也是有趣的节日习俗。自2014年起,“壮族三月三”被视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定传统公共假日,自治区全体公民放假两天。

广西壮族的“三月三”文化习俗

1.祖先崇拜

在一些地方,三月的第三天主要是祭祀。一些人在他们的俱乐部里送祭品去祭拜祖坟。他们的仪式主要有除草加土、修整墓地、上坟烧香、祭祀、鞠躬敬酒、烧钱烧物、插签挂钱、放鞭炮、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幸福安康。崇拜结束后,大家会聚在一起吃晚饭。这种饭局很和谐,可以增加认同感和家庭感。

2.五色糯米饭

“三月三”节前,家家户户都会挑选优质糯米,浸泡在不同草药的汁液中,染色蒸熟,就是五色糯米。五色糯米不仅象征五谷丰登、幸福吉祥,还代表着阴阳、东西、南北五个方向。用来祭祖,祈求一年家庭平安,庄稼丰收。另外,每年的三四月份是人体最冷的时候,五色糯米有驱寒避邪的功效。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适当吃一些五色糯米,都有利于驱散体内的寒气。

3.打碎鸡蛋

节日期间,每家每户都挑选鸡蛋,煮熟后用各种颜料着色,大多数以红色为主,因为红色代表着繁荣的好兆头。孩子们会把鸡蛋挂在身上,出去玩的时候遇到同样挂鸡蛋的伙伴,就可以玩“撞蛋”的游戏,把两个鸡蛋撞在一起,没有裂缝的那个就是赢家。在民间,成功的撞蛋者意味着一个好蛋。

4.代表爱情的绣球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制作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非常精致,全部都是丝绸工艺品:十二片花瓣连成一个圆球,每片花瓣代表一年中的某个月,上面绣着那个月的花。有些绣球花是方形、多边形等。绣球花里填满了豆黍或棉籽。球上系着一条丝带,落下的丝穗和装饰珠,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58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