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趣味生活 > 正文

评价李隆基功过

评价李隆基功过

李隆基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历史人物。他可以被称为君主,但也可以被称为坏君主。

相关方面:李隆基统治初期,重视地方官员的选拔,亲自考核县令,拒绝无能之人。任命有才能、有担当、敢言的姚崇、宋敬为丞相。他重视边境地区的管辖,改革兵制,变官兵制为征兵制。因此,随着社会的稳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史称“新世纪盛世”。

相关方面:统治后期,对杨贵妃宠爱有加,终日饮酒作乐,不理政事,重用奸诈的李、杨等人。他的政治非常腐败,导致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史思明之乱八年,农业生产大受破坏,人民流离失所,唐朝由盛转衰。从此,唐朝开始走向衰落。

李隆基一生的功过

其实在他出生的时候,唐朝的天下已经完全被武则天掌控了,而在这期间,宫中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李隆基年轻时有很大的抱负,他的个性也相当自信。当时武则天是被武士看重的,所以很多权力都被自己人掌控。然而,在这个时候,李隆基能够在他所做的一些事情中看到他的能力。

他之所以退位,其实是因为那次著名的安史之乱,而这次霍乱又和他对杨贵妃的喜爱,以及天天重用一些奸臣有很大关系。因为叛乱持续时间长,百姓深受其害,开元原本的盛世突然开始衰落。事实上,在他统治的早期,他曾经是一个好皇帝。除了重视一些地方官员的选拔,他还亲自考核县令,一些不称职的人会被免职。

可以说他在用人方面做得很好,身边有很多忠臣敢于出谋划策,使得唐朝发展得特别好。只是后来他在治国上重用了一些奸臣,国家才由盛转衰。当然,在唐朝的皇帝中,他在位时间很长。他死时78岁,所以活得很长。

公元755-763年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朝玄宗末年至代宗元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的一场战争。是与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朝兴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造成唐朝人口大量流失,国力急剧下降。因为发动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主要是安禄山和史思明,所以这次事件被命名为安史。因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故又称天宝之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58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