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趣味生活 > 正文

孔雀鱼用不用打氧气?

孔雀鱼用不用打氧气?

孔雀石胆,俗称孔雀鱼,原产于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圭亚那、西印度群岛、巴西北部等地。作为观赏鱼引入新加坡、台湾省、中国和大陆。现已繁殖并分布于部分热带地区的河流、湖泊、沟渠下游,其野生栖息地多样化,主要栖息于淡水盆地和湖泊。它的繁殖能力很强,能忍受污染的水域,所以集群。

孔雀鱼性情温和,可与中小型热带鱼混养,通常活泼好动。孔雀鱼的寿命很短。基本上分为几个基本线:礼服、马赛克、草尾、剑尾、金属、蛇王。孔雀胆是一种杂食性的小型鱼类,因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而分布广泛。

孔雀鱼适应性强,最适生长温度22-24℃,喜微碱性水,pH7.2-7.4。它们的食性广泛,性情温和,活泼好动,可与其他热带鱼混养。孔雀鱼容易饲养,但为了获得体色艳丽、体形优美的鱼,从鱼苗阶段就需要宽阔的水体、较多的水生植物、新鲜的饵料、适宜的水质等环境。

孔雀鱼的性腺在4 ~ 5个月大时就已经成熟,但生殖能力很强。它们可以在水温24℃、硬度8度左右的水中每月繁殖一次。每次产出的鱼苗数量根据鱼的大小而不同,从5尾到100多尾不等,有的鱼会产出200多尾幼鱼。

当一条雌鱼的腹部膨胀鼓起,肛门附近出现明显的黑色胎斑时,就是临产的征兆。

卵生鲵鱼的代表——孔雀鱼,因其周期性多产而获得了“百万鱼”的称号,因此经常是初入观赏鱼养殖者家中的常客。

早期的孔雀鱼主要是从东南亚引进,产于中国南方。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对水的硬度要求很高,都是在室外培育的。所以它们受到阳光的充分洗礼,所以颜色特别鲜艳。

虽然孔雀鱼一开始被各行各业所接受,但最终却给人留下了与其他鱼种混养、廉价且容易在战斗中被杀死的悲惨印象。所以国内观赏鱼的发展虽然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孔雀鱼几十年来毫无进展。这期间虽然有过几波推广孔雀鱼的行动,但总是因为天时地利等各种条件而夭折。

在国内观赏鱼行业高度发展了几十年,至今进入瓶颈期。所以在这一波倡导活动下,终于获得了各方的响应,让孔雀鱼在观赏鱼界树立了一个新的领域。

孔雀鱼往往是新手养的第一种鱼,但也是养鱼户养了几十年的鱼。这种现象恰恰说明了孔雀鱼很好理解却很难提炼。难怪人们如此着迷,愿意抛弃各种鱼类,只养孔雀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58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