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趣味生活 > 正文

泸州适合养老居住吗

泸州适合养老居住吗

泸州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南部山区立体气候明显。气温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温、光、水同季,季风气候明显,春秋温暖,夏季炎热,冬季不太冷。但受四川盆地地形影响,泸州市夏季多雷雨,冬季多连阴雨天气和轻雾天气,而全年强风较少,多为0 ~ 2m/s的微风。

年平均气温17.5 ~ 18.0℃,年变化16.8 ~ 18.6℃,高低年相差1.8℃。泸州无霜期300天以上,降雪很少。个别年份全年无霜无雪,适合作物生长期较长。

泸州的地理环境

位置上下文

泸州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川、滇、黔、渝四省交界处。泸州东邻重庆,南接贵州、云南,西接宜宾,北接自贡、内江。

距省会成都267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27° 39′~ 29° 20′,东经105° 08′41″~ 106° 28′,东西宽121.64公里,南北长181.84公里,面积12243平方公里。

位于成都-贵阳-重庆-昆明直线中心,长江与沱江交汇处,是川东南出海、渝西南出海东南亚的唯一通道。

地形学

泸州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和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这是北部的一个山谷,低山和中山,平坦的大坝,和丰富的土地。

南部连接云贵高原,属于大娄山北麓。属低山,河深谷陡,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海拔240m~520m。合江县九层岩长江海拔203米,为全市最低点。叙永县罗汉林羊子湾亮子主峰海拔1902米,这是最高点。

泸州位于川东南平行褶皱脊谷区南端与大娄山的交界处,是四川盆地南缘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具有盆中丘陵和盆周山地的地貌类型,属于四川盆地山地丘陵区和巫山大娄山山区两个地貌二级区。

其总体特征是:南高北低,以长江为侵蚀基准面,由南向北逐渐倾斜,山脉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呈东西、西北、东北分布。一般以江安-纳溪-合江线为界,南侧为中低山;除北侧背斜形成东北窄低的山脊外,均为丘陵地形。

最低点是贺江九层长江出海口,海拔203米;最高点是叙永县杨龙的曲梁,海拔1902米,相对高差1699米。根据其特点,整个城市的地貌可分为四种类型。

北部浅丘宽谷:包括卢希安县、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和合江县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川东平行褶皱带的延伸,属于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区的南缘,占总面积的18.6%。

大部分海拔250 ~ 400米,最高的是海拔757米的万寿山。长岗山多为林地,浅丘宽谷多为耕地,田多土少,是全市主要农业区。

南部低中山区:包括叙永、谷林两县的大部分,属于四川盆地南缘盆地周边的低中山地貌区,占总面积的38.6%。

出露地层以古海相沉积的各种灰岩、泥岩为主,侵蚀严重,形成了山川峡谷重叠的复杂地貌类型,平均海拔约800米,其中海拔最高的是叙永县分水杨龙弯亮子,海拔1902米。山地林地、旱地、园地(茶园);坝上地势平坦,以耕地为主,土壤肥沃,土层深厚,也是泸州主要农业区之一。

中部丘陵低山区:长江以南、南部低山区以北为中部丘陵低山区,包括卢希安县的一小部分、江阳区的一部分、合江县和纳溪区的大部分、叙永县和古蔺县的北部,占总面积的41.5%。山体海拔一般在500 ~ 1000米,最高的是古蔺县的斧头山,海拔1895米,丘陵海拔350 ~。

主要是山地林地,市内现有的两处原始森林——富宝林区、黄荆林区和毛竹林都集中在这一带。丘陵主要是耕地,其次是园林(果园和茶园)。

河谷阶地区:沿长江、沱江等大中型河流两岸,因河流冲积、堆积形成若干阶地,占总面积的1.3%。

一、二级阶地为第四纪现代河流冲积沉积,阶地平坦宽阔,宽500-1000米,海拔250米以下,相对高差小于30米,厚15-20米。以耕地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是全市蔬菜、甘蔗、龙眼的集中分布区。

第三、四级阶地为第四纪现代冰水沉积物,因流水侵蚀,仅零星遗留在河谷两岸的台基台上。梯田多为土层深厚的耕地和园地,是全市甘蔗、荔枝的集中产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58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