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白色的膏体能吃吗图片
蟹膏是雄蟹力量和成熟的象征。蟹膏的自然状态是蓝白色半透明的果冻;蒸熟后。半透明,黏黏的,有点油腻。蟹膏微甜。蟹酱有点腥。它含有水、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和其他成分。
蟹黄只有母蟹才有。蟹膏只有雄蟹才有。很多人觉得母蟹比公蟹多。其实并不好。雄蟹没有蟹黄。
随着雌蟹的成长。蟹黄变大,亮橙色。此时母蟹的性腺已经成熟。很多蟹卵都是在这个时候排泄出来的。蟹黄“粘”在螃蟹体内。成为其精华的聚集地。蟹膏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胖的。
雌蟹和雄蟹有什么区别?
1.身体特征的差异:雄蟹个体较大,长爪,蟹爪大,肚脐尖。母蟹小,爪短,爪小,肚脐圆。
2.生理特征差异:雄蟹有蟹膏,多为白色,胶原蛋白含量极高。母蟹有蟹黄,多为红色,蛋白质含量很高。
螃蟹的营养价值和功效
螃蟹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高于其他陆生和水生动物,维生素B2比肉高5-6倍,比鱼高6-10倍,比蛋高2-3倍。蟹壳富含钙,还含有蟹红素、蟹黄等。
螃蟹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甲壳素”,可以激活免疫力,帮助我们预防癌症。
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钾、钙、磷、维生素E、烟酸等营养成分,能清热解毒、养精活血。同时,螃蟹有抗结核的作用,吃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裨益。但螃蟹属于寒性食物,烹饪时一定要彻底加热,否则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一般人是可以吃螃蟹的。螃蟹特别适合跌打损伤、筋骨断裂、瘀血肿痛、产妇胎盘残留、骨质疏松等患者食用,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螃蟹的平均热量是每100克螃蟹95卡左右,比较低。但如果要消耗吃100克螃蟹吸收的热量,我们需要游泳5分钟左右,跳绳13分钟或者慢跑9分钟。
谁不能吃螃蟹
1.孕妇
孕妇不宜吃螃蟹。螃蟹的作用会导致流产。
2.老年人
老年人不宜多吃螃蟹。由于老年人消化系统器官功能下降,消化吸收能力差,吃螃蟹应以品尝为主,不宜过量食用。但孩子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吸收能力差,不宜多吃螃蟹。
3.有过敏史的患者
有些有过敏史的患者吃螃蟹后会出现过敏反应,因为螃蟹中含有异种蛋白质。吃螃蟹后,有的人全身起红风斑,有的起小红疹,瘙痒难忍,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4.感冒发烧的病人
发烧的病人不适合吃螃蟹,以免加重症状。清代有一部专门论述饮食营养的书《起居作息》记载,螃蟹,食风过度,积寒,时感不清,痰咳泄泻,都是禁忌。感冒发烧腹泻的人饮食宜清淡,而高蛋白的螃蟹不易消化吸收。食用后容易使感冒难以痊愈或加重病情。
5.脾胃虚寒的人
中医也认为,由于螃蟹是水生动物,属于“寒性”,一些脾胃虚寒的人吃后不易吸收。
6.痛风患者
螃蟹属于高嘌呤食物,人体内嘌呤的代谢终产物尿酸会加重痛风患者的病情。嘌呤代谢异常或痛风患者一定要远离螃蟹,更不要尝试“螃蟹+啤酒”的“痛风套餐”。
7.肝炎患者
肝炎患者的胃黏膜容易充血,胆汁分泌紊乱。可以说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较差,很难消化吸收螃蟹所含的蛋白质。这类患者常出现吃螃蟹后腹胀、呕吐等症状。
8.肾功能不全的人
无论是什么因素导致肾功能不全,当人们摄入蛋白质和氨基酸时,都会加重肾脏负荷,加快肾功能衰竭的进程。所以,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吃螃蟹只能尝味道。
9.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患者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尽量少吃。这是因为螃蟹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吃多了会让那些指标达到更高。
10.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
胆囊炎、胰腺炎患者不宜吃螃蟹。这两种病都属于消化系统。螃蟹中的大量蛋白质进入这些患者的消化系统,无疑会增加他们胆囊和胰腺的负担,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引起疾病的急性发作。
11.心血管疾病患者
螃蟹除了富含蛋白质外,胆固醇也很高。胆固醇摄入过多,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有鉴于此,他们可能会患消化不良,严重时,他们可能会成为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