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的教育和农村的教育一样吗
一是农村优质生源锐减。
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一些在城乡之间通勤的农民工为了方便,尽量在市区租房或买房,导致农村学生减少。另外,结婚难,迫使农村男孩在城市拥有一套房子。能在市区买房的农民,条件应该不错,对子女教育的投入也相应较大。在农村,他们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都不错。
2.城市学校隐形拔尖招生,对农村学校是巨大的冲击。中下层学生普遍留在农村,大大挫伤了农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如果学生一起穷,班级会更乱。农村的教学成绩越差,农村的家长就越会想尽办法把孩子转到城市。这就导致了农村教育的恶性循环。
第二,城市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农村。
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报辅导班,这种辅导班几乎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而且有些辅导班的教学效果确实不错,受到了家长的好评。但是在农村就完全不一样了,那里没有太多的校外教育机构,所以即使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也不容易找到合适的辅导班。
家庭经济基础决定教育投入。在学生教育投入上,上城区的家长要比农村的家长多花几倍甚至几十倍。学特长,请家教,已经成为城市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有人算过,从孩子出生到孩子工作,培养一个孩子成为城里的人才,大概需要100万元,这还不包括结婚生子买房。农村朋友怎么买得起!
三。教育配套设施
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的设施也有差异。城市学校资金投入多,设备齐全,实验室,足球场等。,导致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在硬件上有一定差距。例如:
计算机
虽然已经非常普及,但在农村,学生人均电脑拥有率明显低于城市学生。只有少数教师可以共用一台电脑,而大多数城市教师都有一台。
体育设施
体育设施差,因为根本没有像样的体育器材,很难培养出优秀的体育人才,很多体育人才被埋没了。
第四,优秀乡村教师流失。
农村的老师差,农村的代课老师很多没上过专业师范院校。农村好一点的老师尽量往镇上挪,镇上的老师想往城里挪。优秀的人才不想留在农村发展。就连刚考上的毕业生也是以农村为跳板,一有机会就在城里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