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趣味生活 > 正文

专属经济区是188海里还是200海里

专属经济区是188海里还是200海里

系统建立

《海洋法公约》颁布前,只有部分沿海国家实行200海里国家管理海域。到1978年,在被调查的130个国家中,有69个国家主张200海里国家应该管理海域,只是名称不同。

到1981年,根据152个国家和独立领土的统计,有119个国家主张国家管辖海域超过12海里领海,其中90个国家主张200海里海洋管辖权。

其中,14个主张200海里领海,22个主张200海里捕鱼区,54个主张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到1995年,世界上共有112个沿海国家划定了200海里和专属经济区。有80多个专属经济区。

关于专属经济区,1982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作出了《海洋法公约》决议,有详细规定。签署和批准《公约》的国家已经达到160个。只有美国、朝鲜、伊朗、泰国和利比亚尚未批准该条约。

现状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海洋的广泛利用,海洋在沿海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海洋开发的程度也越来越深。当人类的开发活动违反了一定的规律,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专属经济区的开发活动面临这些问题:

渔业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的,人们常用最大持续产量来表示一种生物资源所能承受的捕捞量。但是,由于生物学的复杂性,有时通过模型模拟得到的数据并不可靠。

20世纪60年代,生物学家认为秘鲁缇的最大可持续产量为600万至800万吨,但1973年发现只有200万至400万吨左右。

近年来,世界渔船的数量和吨位都在增加,但产量仍在1亿吨左右。这说明资源是有限的,控制捕捞量,维持可持续生产,是一种可靠而必要的方法。

污染问题

海洋中油气的勘探、开发和运输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但同时海洋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钻井平台在海域作业,受气候和腐蚀影响严重。一旦发生事故,钻井平台漏油量相当可观,动辄达到数万吨。

比如1969年1月,美国加州芭芭拉海峡油井井喷,漏油12900吨;1977年4月,北海挪威海域的石油钻塔发生爆炸,漏油量达2万吨。

1980年1月,尼日利亚的海上油井发生井喷,泄漏了2万吨石油。

也是海上石油的主要运输路线。石油总产量的一半左右由油轮运输,总运输量超过十亿吨。这些海上移动油库随时可能造成大规模污染。

据统计,从1959年到1972年,发生了61起严重的石油污染事件,泄漏了84万吨石油。

航运混乱

随着航运的发展,浩瀚的大海变得越来越拥挤。因为各类船舶的主要航行区域都在国家管辖范围内,海上航行管制相对落后,所以越靠近港口和交通要道,事故就越多。

据统计,多佛尔海峡平均每天至少发生一起事故。据国际海事协会统计,年平均事故率约为每天5 ~ 10起。随着特种船舶和船舶主机比例的增加,一般事故对船舶和环境造成的危险也在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事故中有80%是由于驾驶员失职或不称职造成的,设备问题仅占20%,这其中还包括操作不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58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