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趣味生活 > 正文

施耐庵和罗贯中是啥关系

施耐庵和罗贯中是啥关系

罗贯中与施耐庵的关系有两种说法。

1.最常见的说法是,施耐庵和罗贯中是师徒关系。

罗贯中姓罗名,此字相合。虽然史料记载不多,但仍可考证,施耐庵与罗贯中分属元末明初,施耐庵大二三十岁。他们曾参加过张士诚起义。

根据《鬼录书》续集的介绍,罗贯中“乐府隐语极清新”,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水浒传》中的诗词多为罗贯中所作。罗贯中作为编纂者,对《水浒传》进行了修订,部分类似于《三国演义》。

2.有些学者认为罗贯中就是施耐庵。

2006年8月,在山东召开的罗贯中、三国、水浒国际研讨会上,来自海内外的500位专家再次提出罗贯中理论。他们普遍认为,《水浒传》在明初被禁,不能实名出版。罗贯中是山东东平人,但史料中找不到施耐庵。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很可能以他的名字发表。

明初版本,罗贯中独签,后发现施耐庵、罗贯中联名。“施耐庵”倒过来写就是“我是”的意思,施耐庵用山东话发音就是“我是”。按照当时很多作家的习惯,“施耐庵-罗贯中”的潜台词大概就是“我是罗贯中”。

专家结合《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写作特点后认为,这两部巨著是罗贯中运用不同的收集方法写成的。

罗贯中简介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本名本,字管仲,号胡亥三,山西并州太原人,汉族。他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他是中国张卉小说的鼻祖,代表作是《三国演义》。其他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演义》、《唐五代演义》、《遂平三魔传》。通俗《三国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代表作,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了小说创作,还有杂剧《赵太祖龙虎会》。

14岁那年,母亲去世,于是辍学跟着父亲去苏杭做生意。元末天下大乱,英雄辈出。罗贯中也参与其中。“有志为王”的罗贯中在苏州与施耐庵相识,并以师徒相称。他们一起参加了位于平江(苏州)的张士诚反袁起义政权,当了一段时间参谋后离开。曾经是另一位吴王朱元璋的仇人,明朝开国后,罗贯中放弃了文人入仕的机会,创作了《残唐五代史演义》、《隋唐列传》等作品。

施耐庵简介

施耐庵(1296" data-fancybox="images">

罗贯中简介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本名本,字管仲,号胡亥三,山西并州太原人,汉族。他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他是中国张卉小说的鼻祖,代表作是《三国演义》。其他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演义》、《唐五代演义》、《遂平三魔传》。通俗《三国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代表作,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了小说创作,还有杂剧《赵太祖龙虎会》。

14岁那年,母亲去世,于是辍学跟着父亲去苏杭做生意。元末天下大乱,英雄辈出。罗贯中也参与其中。“有志为王”的罗贯中在苏州与施耐庵相识,并以师徒相称。他们一起参加了位于平江(苏州)的张士诚反袁起义政权,当了一段时间参谋后离开。曾经是另一位吴王朱元璋的仇人,明朝开国后,罗贯中放弃了文人入仕的机会,创作了《残唐五代史演义》、《隋唐列传》等作品。

施耐庵简介

施耐庵(1296">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58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