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趣味生活 > 正文

国家法定假日几天?

国家法定假日几天?

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需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日或者小时正常工作时间的300%的额外工资。

2021年10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区分

除了国家法定节假日,港澳地区的一些优秀企业还会有内部福利假期:比如公司成立日、周年纪念日,甚至工龄达到一定程度的无条件“带薪假期”。也就是说,他们在享受假期的同时,也享受正常的工资待遇。公司福利假期一般没有固定日期,只有固定天数。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假期。“近年来,一些港澳企业在中国的分支机构推出了福利假期。比如有的公司有男性产假,出差假等。除了工龄带薪假期。”由于福利带薪休假不同于国家法定节假日,员工放弃福利休假,不会得到双倍工资的补偿。

法定假日的历史渊源

1995年5月,中国开始实行五天工作制。

1999年9月18日,中国国务院颁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增加公共法定节假日。春节、五一、十一三天法定假日,加上调整前后的两个周末,形成每年三个连续七天的假期,使得中国人每年的法定休息日达到114天。每次长假引发的旅游消费热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的新亮点,被称为黄金周。2004年,国家旅游局表示短期内不会改变黄金周假期制度。

2004年2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建议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取消黄金周,加强春节假期。

2005年6月,中央政府发布文件,详细说明了增加除夕、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的重要性。

2007年1月22日,国家发改委到人民大学听取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的意见。

2007年2月,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法定假日的调整迫在眉睫。新华社发表长文,深度剖析黄金周调整的政策背景。

特性

将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可以充分发挥其巨大的文化和社会功能,使这些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在时代人们的生活中得以延续和发扬。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华儿女的情感认同和民族认同感,符合人们的情感需求。同时,将传统节日指定为法定节假日,将促进中国文化的繁荣,使中国文化和旅游业与世界有更多的交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58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