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趣味生活 > 正文

端午哪些风俗

端午哪些风俗

端午节源于对自然现象的崇拜,由古代的端午节演变而来。仲夏端午,黑龙七夜飞升至正南正中,是全年最“正”的位置,正如易经干卦中的第五卦:“飞龙在天”。端午节是“龙在天上飞”的吉祥日子,龙与龙舟文化始终贯穿着端午节的传承历史。

端午节习俗

1.端午节习俗: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代楚国的人们,不愿让他们的贤臣屈原投河自尽,许多人划船赶去救他们。他们赶到洞庭湖,却不见踪影。此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来纪念它。划龙舟驱散河里的鱼,以免吃了屈原的尸体。比赛过河的习惯盛行于吴越和楚国。

事实上,“赛龙舟”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在鼓声中雕刻龙形独木舟,并玩划舟游戏,以娱神娱人,是仪式中半宗教半娱乐的节目。后来,除了纪念屈原,在不同的地方,赛龙舟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2.端午节习俗:戴香包。

孩子们在端午节的时候会戴香包,据说有避邪祛瘟的意思。其实是用来装饰翻领的。香囊里有朱砂、雄黄、香药,四周缠着绸布,香气四溢。然后用五色丝线扣成一串各种形状,精致可爱。

3.端午习俗:写符咒,念经。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所以端午节一定要挂在室内辟邪驱鬼。而且悬挂驱邪符还有一些严格的仪式,如端午节日出或正午书写,以生朱为书写材料,砚中放硝石,书写人口等。

4.端午节习俗: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但在郴州苏仙区谷奥村有吃黑米粽子的特殊习俗。奥乌米饺子是一种具有治疗作用的美味地方食品。由乌饭树叶、茶子柴叶、金刚刺嫩头、枫香嫩叶等十余种食用叶洗净捣碎,过滤榨汁,再用糯米浸泡,内填叉烧、咸蛋黄等馅料,蒸出,香而不腻。还具有健胃消食、祛风除湿、清凉解毒的作用。

5.端午节习俗:插艾条。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草”。这里的“艾”指的是艾蒿。其茎叶中含有挥发性精油,其独特的香味可以驱蚊驱虫。自古以来,端午节也是防病防疫的节气。因为是夏至,寒热相遇,家家户户都会在这一天打扫房门,在门里插艾条,消毒。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58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