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趣味生活 > 正文

全国的爱耳日是几月几日?

全国的爱耳日是几月几日?

1999年,卫生部颁布了《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加强了对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的规范管理。听力和语言障碍者在中国残疾人总数中居首位。针对mainland China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防治薄弱的现状,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国家计生委、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医药产品管理局、国家广电总局、全国妇联、中国老龄协会、中国残联等10部委局联合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2015年3月3日是第16个国家“爱耳日”,也是国际爱耳日。主题是“安全用耳,保护听力”。出门一定要给他们“穿上”保暖的外套。可以戴上耳袋,或者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耳朵是我们倾听世界的窗口。平时要注意保护耳朵。

节日起源

听力和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然而,耳病和听力障碍的阴霾正在困扰着人类。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有近6亿人轻度听力损失,2.5亿人中度听力损失。我国有听力障碍残疾人2057万人,居各类残疾之首,占全国人口的16.79‰,其中7岁以下的聋儿有80万人,每年新增聋儿3万多人。老年性耳聋949万例。随着人口寿命和老龄化的增加,老年性耳聋的人数不断增加。听力障碍严重影响这些人的社会交往和个人生活质量。

导致耳聋的因素有耳毒性药物、遗传、感染和疾病,因环境噪声污染和意外事故导致耳聋的人数逐渐增多。这一数量庞大的特殊困难残疾人群体引起了全社会特别是卫生部门的关注。全国一些城市成立了耳聋防治指导小组,开展了耳聋流行病学调查,并积极拓展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卫生部发布的《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标准》将对加强耳聋药物的使用管理,减少听力言语残疾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1998年1月,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全国妇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在北京与听力学和特殊教育界的知名专家进行了座谈。大家一致建议卫生部牵头,尽快设立全国“爱耳日”,并加强社会宣传。

1998年3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15位社会福利界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的实际,提出了关于“建议设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这一建议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中国残联、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同意将每年的3月3日定为全国爱耳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58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