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的原型有多厉害
王金山(1915.10—1978.5.10),湖北红安县高桥镇何澄村徐家湾人。1930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生涯中,历任红军司令员、八路军旅长、野战军兵团副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等职。,并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剿、红四方面军长征、神头岭战役、响堂铺战役、晋东南反9路围攻、上党战役、邯郸战役、定陶战役、襄樊战役、进军大别山等战役。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1978年5月10日在南京逝世,享年63岁。
“两极”成了好伙伴。
解放战争中,王近山和杜义德分别担任第六纵团的师长和政委。早在红军时期,两人就认识了,并成了朋友。当时,杜义德是骑兵纵队的指挥官,王金山是老师。在一次战斗中,王近山的部队缴获了一批战马。在一次行军中,这些马受到惊吓,拒绝通过浮桥。后面的杜义德二话没说,杀了两匹马。这可捅了马蜂窝了!王金山手里拿着枪走上去,破口大骂:“我靠!你他妈的敢开枪打我的马。我要你付出生命的代价!”王金山一拔枪就要开枪。杜义德也不好惹,说:“别说是马,耽误了行军。我一起毙了你!”两人都称对方为“两极”。卫兵吓得大叫起来。后来,向倩来了,骂了王金山一顿。几年后,他们再次见面时,都是我军的高级指挥官。从此,两位性情相投的将军开始了他们的合伙生涯,从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到中国西南,再到朝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将军如云。
王近山将军指挥中野参加定陶战役,兵力集中在大、小洋湖。会上,王近山说:“六营是一支年轻的军队。我们上去吧。如果还剩一个,连我都当连长,如果还剩一个,我当班长。全部消灭了,对得起养活我们的太行山乡亲们。”是以,六纵一战成名,晋升为主力。
淮海战役中,第六纵团成功策动了国民党军第十师廖运周部的起义,从而在战线上撕开了一个口子。在一次战斗中,王金山指挥三个纵队担任主要任务。6.与黄维12兵团85军的一场血战,让那些参加过抗战的国民党老兵彻底没了脾气。第八十五军的一个团长通过望远镜观看了第六、五十四团的一场血战,对部下说:“兄弟们,停止战斗,投降吧。”
王近山将军作战勇猛,手下将领如云,如著名的“三剑客”:16旅旅长尤太忠(后为广州军区司令员,1988年上将)、17旅旅长李德生(后为北京军区司令员、总政治部主任,1988年上将)、18旅旅长肖永银(后为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70年代共和国。
1955年,王近山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