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趣味生活 > 正文

蒙古的摔跤手叫什么

蒙古的摔跤手叫什么

拳击是蒙古族传统的体育娱乐活动之一。草原上的人们把蒙古摔跤称为“拳击”(蒙古语意为坚定、团结、持久)。是蒙古族三大运动(摔跤、赛马、射箭)之首,无论是祭敖包还是开那达慕,“摔跤”都是必不可少的重头戏。

2006年,蒙古博克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追根溯源

乌木沁草原是现代蒙古族摔跤的摇篮。为了发扬摔跤运动,东乌珠穆沁旗于1984年成立了摔跤协会,并将每年夏天的6月10日定为“摔跤节”。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将拳击与中国摔跤合并,正式纳入全国摔跤锦标赛。

蒙古人自古以来就以骑射好,身强力壮著称。《元史》云:“元起于北,庶人善骑射”。元朝建立后,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明确规定蒙古族男子必须具备赛马、摔跤、射箭三项技能,这就是蒙古族的“男儿三绝”。摔跤-摔跤,蒙古语为“摔跤”。蒙古族摔跤,起初具有非常突出的军事体育性质,主要用于锻炼体力、毅力、技巧等。元朝的皇帝非常提倡摔跤,每当举行重要的宴会时,都要举行摔跤娱乐。和中原历代一样,摔跤被视为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最优秀的摔跤手可以获得很大的荣誉。

游戏形式

克斗的比赛形式简单庄重。按照蒙古族传统要求,参赛选手穿着牛皮或帆布制成的“卓德格”(紧身半袖马甲),光膀子遮住后背。“卓德格”的边缘镶嵌着铜钉或银钉,背部正中有一面圆形的银镜或“吉祥”,腰部有一条由红、蓝、黄三丝制成的“泽里布”(围裙),底部有一条32寸的裙子。获胜者的脖子上配有一个由彩色丝绸制成的“江嘎”(项圈)。这是一个拳击手赢了多少次的标志。他赢的次数越多,江嘎上的彩丝条就越多。

比赛以悠扬激昂的《Uzhiya》赞歌开始。对比赛场地没有特殊要求,可以在平坦的草地或土场上进行。参赛者挥舞着强壮的手臂,模仿狮子、鹿、鹰的姿态翩翩起舞。比赛规则简单明了。时间不限,参赛选手不分体重。膝盖以上的任何部位都是负触地。拳击要求选手协调腰腿动作,在对抗中充分展示力量和技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58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