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大屯海环湖有几公里
孟达屯海不是海,是湖。该湖是一个断层淡水湖。据《续蒙自县志》之《郁芳山川》卷十五记载,李海,原名夷毛皮海,是县城以西三十里的大屯海,一片汪洋,北坨海滨开荒田,称为海底田。Tun人在海的中心建造塔和亭子。其中产海苔,鱼肥。这是大屯海。距蒙自市区约7.2公里。
区域介绍
大屯海位于我市大屯镇和蒙自县余果铺镇之间,水面面积12.4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5520万立方米,平均水深4.5米。随着滇南中心城市的发展和步伐的加快,大屯海本身的潜在价值和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大屯海水面宽阔,烟波浩渺,景色秀丽,几艘渔船,海风掠过海面,使海浪荡漾。当人们走在海边时,他们真的觉得他们是在海里。远山粉红,海满波光。春天,万亩良田绿意盎然;秋天,稻浪连绵不绝。水稻开花的时候,整个大屯坝上的空空气里都弥漫着浓郁的稻花香;收获的季节,天空空也被田里的稻谷照亮。
起源和功能
其实大屯海只能算是一个湖。过去,生活在山区的云南人很少见过海,所以他们把较大的湖泊称为海,如长桥海、三角海、阳宗海和洱海。其实这些都是湖泊。大屯海是喀斯特湖泊地貌,形成于一亿多年前的爱山运动。它是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沉积湖泊。大屯海不仅灌溉耕地,还承担着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
历史上,大屯海曾经是一条古老而重要的经济运输通道。大屯海与蒙自县长桥海相连。滇越铁路通车后,铁路运往个旧的物资到达蒙自碧色村站,然后用牛车运到长桥海,再用轮船运到大屯海。上岸后,由大篷车经白沙冲古驿道运往个旧和老厂、松矿、卡房等矿山。其运输物资主要有煤、粮、木、布、盐、纸、糖等。,以及其他日常用品。一时运不动的货物,就存放在海边的仓库里。同样,个旧锡有一部分由马帮运到大屯海边装运,再从“海”运到碧色村站火车出站。在大屯海水运输的全盛时期,每天有500多辆牛车在海边等候,还有50多艘载重5000公斤的大木船。从早到晚,木船在十里海面上航行,壮观的交通景象直到1921年个旧至碧色村的铁路建成才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