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可以生活在海里吗
泥鳅不能在海水中生存。泥鳅属于淡水鱼,它不能生活在海水中。因为海水是咸的。入侵它的皮肤。会伤害泥鳅皮的保护膜。然后泥鳅活不长。
海水中不能产生泥鳅的原因
第一,水温的适应和要求。当水温< 5℃或> 30℃时,泥鳅会钻入30厘米深的淤泥中睡觉。只要泥是湿的,泥鳅就能活。它能在15-30℃生长。水温在23-28℃时,泥鳅生长最快。
第二,对水质的要求。泥鳅对水质要求不是很严格,只要水质没有污染,无毒无害,就能适应。如湖水、饮用水、沟水、自来水、井水等。可以用来养殖泥鳅。泥鳅对水的偏好是中性水或碱性水,喜欢透明度15-20cm的肥水。泥鳅喜欢在溶解氧充足的环境中生长。
第三,泥鳅容易逃跑。养殖时要提高警惕,尤其是下雨时,要加强水池巡逻,防止泥鳅逃跑。泥鳅是淡水鱼,所以只能在淡水中养殖。海水的盐度、PH和各种离子指标不适合泥鳅的生长,它会死亡。
泥鳅的养殖方法
一、备货前的准备
1.池塘建设要求:泥鳅池塘面积需在5亩至10亩,池水深度需在1.5米至1.8米,池底淤泥pH值要呈中性,池壁要夯实,以不漏水为标准,池塘要便于进出水,养殖场周边要安静,水质要好无污染,每亩池塘要配有增氧机,池塘周围要设置防鼠网。
2.清理池塘:在早春泥鳅苗放流前,提前20天用生石灰清理池塘,再用增氧颗粒和复盐改善水质。池塘清理干净重新注水后,在池塘里种一些空白菜、莲藕、茭白、水葫芦、凤眼莲,有助于改善水质,帮助泥鳅避晒。
3.施肥水质:放养前10天在池塘里撒一些氨基酸肥料,让泥鳅喜欢吃的水生动植物繁殖得更快。
二、放养泥鳅苗。
1.选择泥鳅苗:苗种要购买游动速度快、无皮肤损伤、健康无疾病、长3cm-4cm的泥鳅苗。运输鱼苗时,小心不要伤害它们。运到池塘后,用盐水淋鱼苗后放养。
2.放养密度:最佳放养时间在5月中旬。每亩可放养泥鳅苗1万尾。
第三,水产养殖管理
1.饲料:泥鳅苗种放入后,要在池旁放置6桶泥鳅饲料,每桶装10公斤特制膨化泥鳅饲料。喂养3天后,再将水桶装满10公斤饲料继续喂养。第一次喂食的直径应为0.3毫米,喂食10天后,使用直径为0.5毫米的饲料,然后在10天内喂食直径为0.8毫米的饲料,直至满月。养一个月后,用专门的喂料机喂养。喂食时间应该在早上7点到8点之间。每亩池塘应设置两台投饵机。
2.水质管理:放养泥鳅苗后要勤换水。每次换水都要先把池水抽干一部分,再注入新水。每周都要用生石灰来调节水质。池水最好是黄绿色的。
3.预防疾病:定期在池中喷洒酵母、EM菌等生物制剂,这样可以调节水质,提高泥鳅的免疫力,减少泥鳅生病的几率。
4.钓鱼:从放养泥鳅到钓鱼大概需要3到5个月。泥鳅只要长到10厘米就可以捕捞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