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法定假日有哪些
法定节假日11天:元旦,1天(1月1日);春节,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清明节,1天(农历清明当天);劳动节,1天(5月1日);端午节,1天(农历端午节当天);中秋节,1天(农历中秋节当天);国庆节,3天(10月1日、2日、3日)。
法律依据:国家年度节日和纪念措施。
所有公民的假期:
(1)元旦,1天(1月1日);
(2)春节,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3)清明节,1天(农历清明当天);
(4)劳动节,1天(5月1日);
(5)端午节,1天(农历端午节当天);
(6)中秋节,1天(农历中秋节当天);
(7)国庆节,3天(10月1日、2日、3日)。
按法定节假日的规定,计算休假工资
我请病假了
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或者休息时,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并给予法定病假或者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第二,事假
因个人或家庭原因需要休假的员工可以向雇主提出申请。用人单位批准的休假为无薪休假,事假按天或小时计算。
员工事假的日工资扣除标准为:月基本工资/21.75天;事假的小时扣费标准为:月基本工资/21.75天/8小时。
三。年度假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同等的工资收入。
用人单位不批准员工休假,还得员工本人批准,不能强制不批准员工的年休假。经与员工协商未批准员工休年休假的,在员工申请未休年休假期间,支付员工三倍工资。
《劳动法》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劳动者,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四。婚丧假
丧假是指劳动者结婚、直系亲属死亡时享受的假期。按法定婚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员工,可享受3天婚假。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婚假增加7天,不含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日。
配偶或直系亲属(职工本人或其配偶的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死亡时,由单位行政领导批准死亡假3天。
婚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动词" data-fancybox="images">
按法定节假日的规定,计算休假工资
我请病假了
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或者休息时,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并给予法定病假或者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第二,事假
因个人或家庭原因需要休假的员工可以向雇主提出申请。用人单位批准的休假为无薪休假,事假按天或小时计算。
员工事假的日工资扣除标准为:月基本工资/21.75天;事假的小时扣费标准为:月基本工资/21.75天/8小时。
三。年度假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同等的工资收入。
用人单位不批准员工休假,还得员工本人批准,不能强制不批准员工的年休假。经与员工协商未批准员工休年休假的,在员工申请未休年休假期间,支付员工三倍工资。
《劳动法》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劳动者,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四。婚丧假
丧假是指劳动者结婚、直系亲属死亡时享受的假期。按法定婚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员工,可享受3天婚假。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婚假增加7天,不含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日。
配偶或直系亲属(职工本人或其配偶的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死亡时,由单位行政领导批准死亡假3天。
婚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动词">
根据国务院《职工探亲假待遇规定》,职工在规定的探亲假和距离假期间,按照本人标准工资支付工资。
六、女职工产假、哺乳等。
怀孕女职工在工作时间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工作时间。女职工怀孕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有流产或者早产先兆,经医生诊断证明需要休息的,用人单位应当安排休息,但不计入医疗期,用人单位应当向其支付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80%的工资。
女职工享受产假,各地标准不一。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于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女职工产假前的工资标准缴纳。用人单位应当在每日工作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如果是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每天增加哺乳时间1小时。